雖然他覺得自己已經很高看沈言了,但現在看了沈言的表現后,他發現自己還是小看了對方。
單憑這一手,對方的實力就不在自己之下。
趙無極的臉色前所未有的變得嚴肅了起來,他覺得自己碰到了一個勁敵。
他看得出沈言剛才的表演中有多少個細節處理得非常好,平心而論,換成是他來配這段劇情,他覺得自己沒有沈言配得那么好。
這個年輕人在聲音上的天賦,非常地可怕。
“下回不可以。”沈言繼續這個片段的配音,說話的點、節奏、氣力等等,都把握得很準。
“啊。”輕輕一個語氣詞,這個字如畫龍點睛一樣,非常的恰到好處,仿佛把整個角色給盤活了。
這就需要豐富的經驗,才能做到這個程度。
“哎。”換成了另外一個年輕一點的角色,沈言做到無縫切換,沒有讓人察覺到一絲異樣,很好地切換了過來。
沒人聽出這個角色也是他配音的。
“是不是,座兒等你謝幕了”老人有氣無力的聲音再次問道。
“沒錯。”年輕人跟老人的角色是完全不一樣,但是因為角色的原因,這個年輕人角色說話的語氣也得把握得好。
這不僅僅是聲域上的差別,還有說話的語氣,還有強調,還有那種歷經滄桑的感覺,看破塵世間等等,每一個都不一樣。
沈言要在這兩個角色當中切換,那難度就更高了。
這可比一人配多個角色的難度還要更高。
有時候并不是角色更多,難度就一定更高,那只是相對來說。有時候也會存在一些特例,比如如果兩個角色跨度太大,那說不定難度更高。
就像現在,就是這么一個情況。
雖然只有兩個角色,但是兩個角色的跨度太大,其難度就不言而喻了。
估計之前溫茗一人給八個角色配音的難度,都沒有現在這么高。
如果不把這兩個角色給吃透,不把兩個角色的人物關系給弄清楚,不把當前環境摸索清楚,根本就襯托不出這時候的氣氛。
輕微的嘆氣聲,細微的表情變化。
沈言都做得非常好。
他不僅僅是在配音了,他是把自己融入了其中,把自己當做里面的人物去演。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咱們那出汾河灣,多好。”說這句話的時候,老人已經有點懷念了,那種感覺又不太一樣,必須要拿捏得非常清楚。
那是代表了一個時代。
這就是沈言高明的地方,他在這些細節的處理上非常地好。
“可不。”
“那天真是步步都在點上。”年輕人的語氣,代表的是他對過去的認可和仰望,以及還有一點點憧憬。
“婉華,以后你要是大成了,名揚四海,你可得大大方方地提拔提拔咱伶人的地位。”
這是有些遺憾了,每種情緒的轉變,都是非常細微的,這代表了語氣的變化。
如果這些不注意,肯定會影響情緒的表達,讓觀眾融入不進其中。
“爺爺爭了一輩子的面子,沒爭著。”那是心中最后的一股氣,死死地咬著。
沈言的這段表現,完全驚艷了后臺的一眾嘉賓老師。
他們最開始的時候還擔心他會不會因為趙無極的壓力而影響發揮,現在看來
“我覺得沈言老師比我厲害多了。”席天宇由衷地感慨了一句。
越是高手,他們就越能從這段經典片段中聽出其中的差距。
在細節的處理上,沈言要比他們好不知道多少。
“被沈言老師驚艷了,沒想到他這么年輕的一個人,可以配出這一段的劇情來。”郭剛這邊也點了點頭,認可了沈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