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看到直屬領導夏懷魯對沈言的看重,這幾個人更加堅定了自己要跟沈言親近的內心。
夏懷魯跟著沈言離開了直播室。
“這個叫做沈言的主持人有點東西啊,中途讓我笑了好幾次。”
“上一期節目是王根基,這一期是蘇陌難道下一期會是史珍香”
“哈哈哈哈,被玩壞了的一群助理。”
“不過沈言這些助理怎么這么多故事是不是都是編出來的”
“我覺得這些助理都是假的。”
“不可能吧,他們每個人的聲音都不一樣。”
一些聽眾在網上討論了起來,只是討論來討論去都沒有什么結果。
直到有人忽然冒出了一句。
“我收到了電臺給我的回信,這個主持人就是參加有聲有色的沈言。”
“真的假的”
“我去這個消息未免也太勁爆了吧。”
“確實是一條非常震驚的消息。”
“我就知道,這個沈言就是同一個人,不是同名的。”有聽眾欣喜道,似乎為自己猜對了感到高興。
“可是為什么沈言要突然跑去當電臺主持人”這也是很多人想不通的地方。
畢竟沈言才剛參加完有聲有色節目,獲得總冠軍不久,名氣非常高,在網上的熱度也不小。
如果沈言去參加其他綜藝節目或者是拍廣告代言,繼續炒作名氣,眾人也可以理解。但偏偏去電臺當主持人,這就讓很多人想不通了。
“真是想不通他是怎么想的。”
晚上七點五十五分。
沈言提前進入了直播室等待著。
玻璃另外一邊的屋子站著幾個人,其中一個正是總監夏懷魯。由于昨天的直播出現問題,所以今天他還是不放心,決定再來看一看,親自盯著。
事實上田斌不在,也沒人敢再背地里使小動作。至于那位叫做小趙的,更是一聲不吭,保持沉默。
玻璃另外一段的工作人員向沈言比了個手勢。
沈言把話筒和耳麥打開。
“歡迎大家來到聆聽的聲音,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大家好,我是沈言。”
為了讓觀眾對自己有更直觀的認識,讓觀眾更熟悉自己,沈言就打算說一句口頭禪。
這樣的話,只要后面觀眾一想到這句話,就會不自覺地想到他。
就像愛情公寓里曾小賢的那句,“我就是好男人,好男人就是我,我是曾小賢。”這句話一直在人們的嘴里掛著,只要一念到這句話,就會不自覺地想到曾小賢就會想到赤赤。
這就相當于廣告效應,在人的腦海里形成一個潛意識的過程,只要外界稍微有點觸動,就能立馬聯想到這個。不然腦白金這么多年的廣告,又怎么把產品做得這么大呢
“接下來我的幾位助理也一起給大家做個自我介紹吧。”
“大家好,我是沈言老師的助理蘇陌。”
“我是沈老師的助理王根基。”
“我是沈老師的助理史珍香。”
“”
一個個助理出來,沒出現一個新的人名,沈言就模擬出一個人的聲音。
當他說到王根基的時候,觀眾這邊都會心一笑,都想起了昨天的段子。對于這個悲慘而又好笑的經歷,大家都是如親身經歷一般,歷歷在目。
“根基根基,我們喜歡你。”
“如果你和你女朋友分手了,那么我來做你女朋友。”
有幾個聽廣播的女粉絲都迷戀上了這個根基,在節目播出后,都對著收音機吶喊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