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言這一句話,吊起了無數人的好奇心。
這樣一來,眾人就把剛才那個故事的怨念暫時拋開了,細細品味起這個故事所帶來的寓意。
越是這樣,沈言就越不著急揭開謎底,在這里停頓了幾秒鐘的時間留給眾人思考。
花木蘭講的是什么
代父從軍擊潰外族入侵,是古代的巾幗英雄,忠孝節義。
可是這寓意跟沈言這個節目毫無相關啊完全沒有任何關聯。
眾人完全想不通,他們繼續聽著收音機,想要看看后面沈言會怎么解釋。
沈言繼續微笑著說道,“可能有人能猜到,也可能沒人猜到。”
“那我就再說一個故事。”
“道德經是我國古代重要的一本著作,你們說老子當年為什么要寫道德經”
道德經是春秋時代老子也就是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道德經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圣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為萬經之王。道德經是華夏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傳統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
但沈言問出的問題是,當時老子寫這本書的意愿、或者心態是什么。
這特么鬼才知道啊。
一眾聽眾頓時吐槽了起來,他們又不是古代人,哪里知道當時老子寫這本著作時怎么想的,課文里沒寫,老師又沒有在課堂上教。
只有幾個自認為知識淵博的專家,在沉思著剛才沈言這個問題,“老子當年為什么會寫這本著作,可能與當時的社會環境有關。”
“春秋時期,周王的勢力減弱,諸侯群雄紛爭,社會問題極其復雜。”這是一位六十來歲的歷史教師傅國生,前不久剛從一所高中辦理了退休,本來他前兩年就可以退了,不過當時學校師資力量不足,他就再堅持了兩年到了今年才退,退下來之后沒什么事做,平平就是公園里跟人下下棋,在家聽聽廣播。
今天晚上吃完飯后,閑著無事的他就打開收音機聽,正好聽到之前沈言說起花木蘭的那段故事。
這個故事他也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但偏偏這么熟悉的故事,在沈言嘴里講出來后,他覺得很有意思。
他也跟眾多的聽眾一樣,想要知道沈言說這個故事的原因是什么。
或者說這個故事到底蘊含了什么寓意。
之后對方又講到了老子寫道德經的理由。
本來都是很熟悉的故事,可對方就是能問出一些抓住人內心好奇心的點,讓人不自覺地想要一探到底。
退休教師傅國生也不例外,被沈言這一問問懵了。
他教書這么多年,還從沒想過這個問題。
現在仔細地細想起來,還覺得蠻有趣的,從另外一個角度,換個思路去思考,這一點是他從來沒有想過的問題。
“老子的思想主張是無為。”
“老子試圖建立一個囊括宇宙萬物的理論。”
“老子認為一切事物都遵循這樣的規律。”
“道德經以道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以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乃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為客觀自然規律,同時又具有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義。書中有著樸素的唯物主義的觀點”
“”
這位退休教師在這一刻想了很多。
但最后的答案是什么,還是要等沈言揭曉。
很多人雖然沒有這位退休教師傅國生那么高的文化,但也被沈言給吸引了。
至于電臺這邊。
透明玻璃另外一邊站著的夏懷魯,臉上露出了笑意。
本以為整改通知發出后沈言的心態會受到影響,以至于會影響到節目質量,但現在看來這沈老師還真有點水平,隨便講幾個故事都能把人帶進他的節奏里。
剛才說的花木蘭和老子的故事,你說聽眾會沒聽過嗎當然不可能。
可就是說一個你無比熟悉的故事,也能把你吊起好奇心,那就是需要水平了。
最關鍵的是,這期節目沒有一點違規,也算是可以給臺里交差了,這就是整改后的結果。
沈言這兩個故事都講得很慢,語速要比平常慢很多,就是為了留一些時間給聽眾去思考,這樣他才能更好地把人拉進他塑造好的世界里。
不過時間也不能太久,不然就會顯得尬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