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寺里能碰到和尚,這并不意外。
意外就在于對方為何會突然找上自己,要知道周圍的人那么多。
難道是想在這里坐
這也有可能。
“大師。”沈言對著老和尚點了下頭,算是回應了一下對方。
老和尚在旁邊的石凳上坐了下來,依舊是一張笑臉,笑呵呵的,就跟彌勒佛一樣,沈言也不知道他的真實意圖,只能保持沉默,繼續玩著手機。
過了一會兒。
沒感覺到動靜后,沈言抬起頭,看向剛才老和尚坐著的位置。
卻發覺老和尚還在一臉笑容地看著他。
“”
沈言有點蛋疼了,頓時問道,“大師,請問有什么事嗎”
“無事。”和尚笑著答道。
“那大師為何一直看著我”沈言忍不住問出了口,他真的也很想知道答案。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老和尚說了句極為著名的禪語。
沈言自然也懂得,并且還非常熟悉這三句禪語的故事。那是宋朝年間,禪宗大師青原行思提出參禪的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就是最初參禪的時候,那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爾后參禪有悟,就變成了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最后參禪徹悟時,就又變成了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這三種境界,代表了人生的三重境界。其中第一重境界,就是涉世之處,純潔無瑕,眼中看到的一切事物都是最初的模樣。爾后隨著年紀的增大,經歷的事情多了,認識的東西多了,就看得到其中的內里變化;最后年紀到了洞察世事后的返璞歸真,看破時間一切。
此時這禪語跟對方現在看著自己有什么關系
難道是這和尚能看清楚自己
沈言的心中一緊,心里有所懷疑,但并沒有在臉上表現出來。
“施主,好命格。”老和尚又再次說了一句話。
這句倒沒什么特別。
沈言也認同,畢竟自己的命格要是不好,他還能擁有現在的一切
“大師是否有什么想說的但說無妨。”沈言想了想,還是繼續問道。
這個老和尚一直在跟他打啞謎,聊起天來真不是一般的累。
老和尚搖了搖頭,沒再說話,只是手往袖子里掏了掏,似乎在拿什么東西,在下一刻,神奇地從袖子里拿出一枝桃花,放在了沈言面前的石桌上,然后推向了對方的身前。
沈言的目光不由被桃花吸引。
不此時他是非常地震驚。
因為現在是什么天
而桃花又是什么季節才有的那是四五六月份的東西。
現在可是十一月了啊,哪里還有什么桃花。
而這老和尚竟然能從袖子里拿出桃花,這簡直是不可思議,就跟變魔術一樣。
沈言的目光被桃花吸引,看著上面,想要看看這是真的桃花,還是塑料制品。
目光盯著桃花看了有一會兒時間。
他猶豫了一下,抬起頭想看看老和尚是什么意思。可是當他抬起頭一看,旁邊哪里還坐著老和尚啊,石凳上空空如也,什么人也沒有,周圍也沒看到人,不知道哪去了。
這才一會兒時間,當真是神出鬼沒。
沈言心里頗為驚訝,沒想到老和尚來無影去無蹤,連自己都沒察覺。
既然老和尚走了,沈言也就收起了自己想問的問題,目光再次盯著桌上的這支桃花,再次看了一會兒后,他把桃花拿了起來,仔細地觀察了一番。
這確實是真桃花,并不是塑料制品。
沈言對老和尚的手段頗為吃驚,不知道對方怎么把這支桃花保存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