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書記,你們仙基橋的人實在是太熱情了。”季興民說道。
“季廠長,你在這里多待兩天,我想辦法給你弄點山里的野味回來呷。我們仙基橋靠山,山里的野物多得很。經常有野豬跑出山來糟蹋糧食。我們大隊的人都會放獸套子,要是運氣好,套一頭野豬,就可以大飽口福了。”周茂林說道。
“那哪成,現在廠子里的生產任務繁重。我是抽空才能夠來仙基橋一趟。現在國家遇上了困難,我們工人階級怎么能夠松懈?”要不是因為物資實在太緊張,一些職工家庭生活都成困難,季興民也不可能跑到仙基橋來。這件事情可大可小,隨便派個人來,萬一搞砸了,那可就麻煩了。所以季興民才親自跑一趟。一是為了穩妥,另外還有通過此行解決廠子里物資緊張的難題。
“今后我們仙基橋還要加強向鞋廠的工人大哥學習。爭取多產糧食,多做貢獻。”周茂林的意思自然是說今后可以多和鞋廠來幾次這樣的相互慰問。
季興民倒也愿意,只是他擔心仙基橋大隊實在太小了,這么大一點地方,怎么可能供應鞋廠幾百號人呢?
“我們廠里總共有幾百號工人。我看你們仙基橋大隊,鄉親們手頭也不寬裕啊。”季興民擔心地說道。
“季廠長,這不用擔心。我們大隊荒山荒地多,要是開墾出來,耕地可以增加一倍。如果全部種上糧食,別說幾百人,上千人,我們也能夠養得活。”周茂林說道。
季興民與周茂林喝著喝著,便成了無話不談的好兄弟了。那熱情度,比親兄弟還要親。
小道長背著一簍子臘野味進了新學堂,新學堂屋前,堆了不少東西,仙基橋大隊會計周風來將所有送來的登記造冊。小道長背著一竹簍臘野味走了過去。
“小道長,你一個人過日子不容易,就不要你交什么東西了。”周風來說道。
“周干部,我捉了幾個野兔和幾只野雞,讓我給全部熏臘了。這些野味,城里人應該會很稀罕。”小道長說道。
“是的是的。城里人確實好這個。只是茂林哥說了,像你這種情況,可以不用交物資。”周風來說道。
小道長連忙說道:“這么多臘肉,我要是天天吃,還不呷得想吐啊?周會計,你趕緊登記吧。”
季興民回去的時候,滿滿地裝了一汽車各種城里比較緊缺的食品物資。這一次的慰問活動還是卓有成效的。
鞋廠的慰問物資還堆放在一間空教室里。鞋廠的人一走,周茂林就要開始考慮怎么分配這批物資的問題。
“這有什么好考慮的,直接按照上交物資的清單來就是。全部折算成糧食。然后把這些物資按照折算結果來進行分配。”周會計認為這批物資本來就是大伙用物資換來的。有些人交得多,有些人交得少。如果平均分配,自然不公平。大伙都沒有什么意見,周茂林便讓周風來進行核算。
小道長上交的都是肉食,折算起來,他在整個仙基橋上交的東西算多的。結果分物資的時候,小道長就分到了一些點物資。
雖然來的是鞋廠,物資可不全是鞋子。季興民想辦法跟別的兄弟單位換了一批物資。有服裝廠的白紗背心,有毛巾,還有布料。都是鄉下非常緊缺的物資。
小道長分到了一塊布,也派不上用場,最后還是羅春花給小道長做了一身新衣裳。
時間過得很快,第二天開春的時候,仙基橋小學又來了兩個新老師。一個叫嚴利國,一個叫陶勇。都是高中畢業不久的年輕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