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好飽啊!常興摸了摸肚子,準備走出去消消食。
山里雖然到處都是大霧,對于常興來說,卻形同無物,大霧能夠阻擋別人的視線,卻不會阻擋常興的視線。
其實常興也有自己的惰性,如果他親自出馬,更大的獵物也能夠捕獵回來。但是他就是懶得自己出馬。就是讓老貓帶著大黑大黃,獵到什么算什么。沒獵到,就少吃一餐。當然有老貓出馬,很少有放空的時候。
常興在消食的時候,周茂林組織了村里的大廚給知識青年們準備飯菜。為了不讓知識青年們在仙基橋的第一頓飯顯得太過寒酸,周茂林拿出了上次從常興這里拿回去的臘野味。讓周茂林婆娘黃雨春肉痛不已。還從大隊農戶弄到了一些臘魚,加上一些小菜,也是滿當當的弄了一桌子菜。
豐盛的菜肴讓風塵仆仆的知識青年們喉嚨里恨不得伸出一只手來,將桌子上的菜肴抓到口里去。
“周書記,仙基橋的農民兄弟們這么好客,讓來自遠方的我們非常感動,我代表東海知識青年小隊所有同志感謝仙基橋的農民兄弟。”趙建國連聲稱謝。
“應該的應該的。你們不容易,這么大老遠地到我們農村來。不怕我們農村的日子艱苦,你們都是好樣的。”周茂林沒有趙建國的好口才,說了幾句口水話。
“周書記,我們這些知識青年都是積極響應上山下鄉的號召。我們既然來到了仙基橋,就沒有怕辛苦的道理,就沒有退縮的理由。從今天開始,我們就已經是仙基橋的一份子了,從今往后,我們要向仙基橋的農民兄弟學習,學習你們的種植技術,學習你們的刻苦耐勞的精神。爭取早日種出糧食,為支持祖國的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趙建國說得非常斗志昂揚。連仙基橋的人聽得都熱血賁張。
知識青年們在趙建國的話的激勵下,一個個激動地表明自己的決心。這年頭,不激昂一下,根本吃不下飯。
知識青年們一個個看起來很斯文,但是吃起來比仙基橋的人還猛啊,一點都不講客氣,一桌的飯菜,連湯水都用米飯給拌干凈了。看得黃雨春偷偷地問周茂林:“城里是不是鬧饑荒了?”
“你個蠢娘們曉得個屁!這些城里人穿的用的,哪一樣是我們仙基橋人用得起的?見都沒見過。人家吃國家糧的,還能鬧饑荒?”周茂林罵了自家婆娘一聲。
“這倒是。”黃雨春點點頭。她看到那個叫趙建國的人手里戴著一塊手表。黃雨春也不曉得什么牌子,反正一塊金晃晃的手表絕對是稀罕物。把仙基橋任何一家賣了,只怕也買不起這么一塊手表。其余的知識青年就算沒有戴手表,基本上每個知識青年上衣口袋里都會別了一支鋼筆。黃雨春以前也就看到金校長和公社的干部別著鋼筆。這可了不得。接著黃雨春仔細上上下下打量起這些知識青年來,發現他們穿的衣服、鞋子、背的包、提的箱子……沒有一樣不是精益求精的貨色。這城里人簡直全身上下都是寶。
“你個騷婆娘,眼睛這么盯著人家知識青年,也不怕丟人。”周茂林在婆娘屁股上拍了一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