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楠心知韋太后為什么賞賜她,無非就是昨天他才和她說過的事,他決定降罪駙馬蕭詩,接晉安回京。在降旨前先和太后說了通個氣,免得她為晉安擔心牽掛。
晉安的乳娘送信進京,韋太后便知道了女兒的遭遇,自然是心疼極了的。恨不得讓楚楠將那蕭詩殺了解恨。
可是國有國法,蕭詩是外臣,她身為太后,不能輕易干預官家的決定,否則會給官家帶來許多麻煩和掣肘。
她心想,雖然蕭詩這廝虧禮不遜,可這畢竟是夫婦間的事,如果要以這個名義懲處他,大臣們會有異議,官家恐怕很難處置。
一方面是女兒的平安,一方面是皇帝的朝政,孰輕孰重不言而喻。
迫于大局,對女兒袖手旁觀,這種痛苦和愧疚,令韋太后備受煎熬。
所以楚楠和她說了最后的決定后,韋太后可謂是喜出望外,欣喜之余,不禁詢問他為何會做下這樣的決定。
楚楠便將范雪瑤說的話,告訴了韋太后。
他說“兒子本來不知該如何處置蕭詩,本想將他降官兩級,以示懲戒。希望他能就此悔改,善待晉平。可聽了瑤娘的話,兒子決定接晉平回京。晉平是他的妻子,因他纏綿病榻,他竟與婢妾榻前茍合,這樣的行為,實在不堪為人。”
原本都抱了最壞的打算,礙于朝臣,官家只能象征性訓斥訓斥蕭詩。女兒依然要受蕭詩的折磨。結果,女兒卻能夠離開那個惡駙馬回到自己身邊,讓自己能夠親自看顧她。
而且官家還暗示,他會找到發作的契機,將蕭詩貶作庶民,流放他州。從重處罰他。到那時,不是和離也等于和離了。女兒還有改嫁的希望。
以為會是最壞的結果,結果卻變成了超出自己希望的好結果,不僅女兒脫離了火坑,折磨女兒的蕭詩也會受到懲處,遭到報應。韋太后對范雪瑤的感激和喜愛之情,頓時猶如泉涌。
于是,才有了現在熱熱情情的態度,和鋪天蓋地的賞賜。
楚楠見瑤娘一臉的疑惑不解,傻的可愛,他伸手擰了她臉一把,含笑道“娘娘疼你才賜你這些東西,別人想要,還沒有呢。你還嫌太多了不成你就歡歡喜喜地受著吧。”
范雪瑤嘟著嘴,幽幽地瞪他“娘娘疼我,那你呢”
楚楠失笑,牽起她的手一起回披香殿“不疼你,那才送去殿里的紗縠是誰送的嗯還沒做成衣裳,你就忘了”
“哼,那都是好久以前的事了,我不記得了。”
近晌午的時候,韋太后在榻上躺著,邊上的女官給她念著佛經,才念了一章,便聽到簾子輕響,輕輕的腳步聲一路由遠而近。
眼也未抬,進來的小宮女低聲說“韋昭媛來給太后請安了,正在外頭等候召見。”
因為早晨官家和瑤娘來而生的好心情忽然淡去了,韋太后出了會神,讓去請進來。
韋昭媛從外面進來,趨步走近,給韋太后請了安。
“怎么。”韋太后睜眼,淡笑著說“怎么這時候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