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蓉道“還有五娘子、六娘子,一個十五,一個也十四了。婚嫁也就是這一兩年的事兒。事關兩家姻親,我也怕不知根不知底的,平白惹來什么禍事。娘子天性高明,還望事先點化一二,省的他日多生是非。”
所謂高門嫁女,低門娶婦。適齡的郎君和娘子都是庶出的,郎君便罷了,媳婦門戶低微些也無妨,只要賢惠,孝順,操持家務便很恰當了。可這嫁女就不好拿捏了。照二房三房的意思,自然是想高高的嫁出去的。只是老二老三一個是白身,一個也不過是從八品的國子監助教。
幾個娘子既無什么花容月貌,也沒有什么淑德之名在外,高門大戶便是會娶她們,怕也是看在女兒的份上。只是礙于自身資質,怕是男方自己出身也不會高。要么是嫁個庶子,要么是嫁過去當個繼室或偏房。
她豈會讓范家出些與人作妾的娘子,來污她女兒的名譽
范雪瑤心想道娘親的話是怕五娘子六娘子她們嫁到底子不清白的人家,來日會生出是非,牽連到我
“嫁的高不如嫁的好。咱們家又不是什么高門,女兒如今雖得了些尊榮,到底是宮妃,怕是榮及不上家里,反倒要添些掣肘之處。何必硬去和那些闊人家做親家便是勉強作得了這樁婚事,與權貴打交道,當家理紀的,她們也不通曉。恐也難以和睦順心。”
范雪瑤柔聲道“我看家里這些娘子,只好生教導著,他日尋個清白人家,也不圖他什么豪室富戶的,只要郎君爭氣,早晚用功,將來考取個功名,也能做個官眷,他日得封誥命還能穿霞帔呢。如此便算圓滿了。”
得了她這話,李蓉便笑了“娘子說的是,還是娘子有見識。這些話我心里也有,就是不能像娘子這般說的條兒順的。左歸右歸,總歸不出個道理來。”有了女兒這話,便是余氏盧氏不樂意,她也能坦然說出口了。貴人說的話,還能有假不想聽也得聽
女兒進宮做了貴人,除了有君臣之別這點,卻比嫁到別家還要好些。從前女兒要進宮,一來她擔心自此母女難以相見。二來擔心宮中是非多,她女兒又生的姝艷絕麗,恐會為其他妃嬪所妒。但是這一年多以來,她卻漸漸接受了這個事實,并且態度從排斥憂慮變得歡喜起來。
便是嫁去尋常人家,他們母女一年也難以見上幾面。這進了宮反倒能見的多些,且女兒身份高貴了,他們家也跟著有臉面。且女兒既得官家愛寵,還生了皇子,貴不可言。
又兼家里那幾個婦人都聽她的,連老太太都一改從前的挑剔,嫌棄的態度。這日子過的堪稱痛快極了。久而久之,她自然覺得女兒進了宮也是件好事了。
母女倆絮絮了約莫小半個時辰,忽然一人掀起梅花暖簾子進來,范雪瑤和李蓉不約而同望去,卻是一個宮女打扮的人。原來是苑中服侍的一個宮女,似乎是叫紅羅兒的。
紅羅兒上前端正行了禮,范雪瑤問她有何時,然后她才說道“官家見娘子許久不來,便使奴婢來看看,是否是宜人有什么事兒要說的,倘若有什么難處,可別耽誤了。”
紅羅兒說的含蓄,只是范雪瑤哪里還不明白呢,楚楠這話明著是這么體貼地說著,實際是見她許久還沒回去,來催了。
不光她聽明白了,李蓉也會過意來,臉一紅,怕因為自己帶累了女兒,忙起身就要告辭。
她好容易來一回,哪一次不是高高興興地走的,這回走了她起碼得擔心個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