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楠太子大婚時,她早已經出嫁,當時還在京中,后來就出京去蜀地去了。這次回京之后,只在最初謝恩告罪時進宮過一回,此后就一直幽居養病。
所以她對許皇後的印象,還停留在許皇後剛成為太子妃的那頭兩年。當時的許皇後還是太子妃,在晉平的印象里,許皇後這人的形象就是長的普通了點,性情少言寡語了點,為人規矩,處事謹慎。
雖然早想到,時異事殊,今非昔比。現如今弟弟繼位當了皇帝,太子妃冊封做了皇後,自然跟做太子妃的時候不一樣了。可是晉平怎么都沒想到,許皇後竟然會變的這么多,這么大。
范雪瑤來前,許皇後說了些不大好聽的話,晉平雖然不大舒服,倒沒有怎樣生氣。許皇後這樣的想法才是時下最盛行的。
其實晉平自己心里也感到羞愧,自己所嫁非人,不爭氣,無能,帶累病弱的娘娘和官家為她操心。
她生性溫婉怯懦,循規蹈矩。許皇後是皇後,所以就算許皇後說的話難聽,不中聽,刺耳,晉平也不會怎么樣怨恨。她只是覺得許皇後講究理學禮教太過了。
可是現在一看,許皇後這根本就是糊涂了。
只是許皇後再有不是,娘娘發落了,她也得盡本分勸著。
“娘娘,圣人一時莽撞,你別往心里去。圣人還年輕,有哪里做的不好的,娘娘有閑心就教一教,精神不支就讓女官為你分憂,何苦較真太醫不是說了嗎,你的病要舒心,要靜養,可不能動氣。”
范雪瑤雖然不好在這種場合下開口,但是也站了起來,來到太后身邊替她輕輕捏著肩臂,撫她的脊背,哄她消氣。
女兒的話韋太后還是聽的,況且看到范雪瑤,她想起來今天是什么日子,大皇子的周歲宴,第一次面見眾位皇室宗親。這樣隆重,意義重要的日子需要許皇後露面,否則大皇子今天的尊榮就要削減不少。而且讓皇室宗親看見她們不和,也對皇室不利。
斟酌了一番利弊,韋太后深深嘆息一聲,疲倦的掃了一眼底下跪著的許皇後,擺擺手“今天老身不想數落你什么。常言道言多必失。只希望你從今往后,謹言慎行,敏于事而慎于言。你起來吧,一會兒還有宗親命婦過來,你這樣成何體統。下去重新梳洗再過來作陪吧。”
許皇後她怕的就是韋太后不讓她赴今天的周歲筵席了。大皇子的周歲,皇室宗親都到了,她這個皇後卻不在席間,不能參與。那樣宗親命婦要怎樣看待她這個皇後
聽到韋太后的話,許皇後激動地連忙謝恩,羞于自己這幅狼狽的模樣,以袖掩面下去梳洗去了。
許皇後之后就顯得乖覺多了,大概也是怕言多必失。所以老老實實端著她的皇後鳳儀,把作陪的尊榮讓給了晉平公主和范雪瑤。
命婦們見了,心里還暗自點頭,覺得她有長進呢。以前她們進宮面見韋太后時,她總喜歡爭著出頭拿尖兒。熱鬧是有了,可儀度全沒了。哪像是皇家。如今才有了幾分穩重的氣度。可見還是要受些挫折才能成長。
這樣想著,命婦們眼睛就直往范雪瑤身上轉悠,越看越是明白。
和顏悅色,柔婉嫻靜,話不多,可說出口的話都是溫溫柔柔,措辭悅耳動聽。整個人如惠風一般柔和舒適,的確是個讓人喜愛的女子。
難得的是蒙官家如此恩寵,還誕下了大皇子,卻不見一絲恃寵而驕的驕傲之態。
跟這樣的人物站在一起,任你生的花兒似的也沒了顏色。何況許皇後還沒什么美貌,論起氣度,也不出眾。難怪哩,許皇後會有長進,若是再像從前那樣輕浮,早就給襯到泥里去了。
范雪瑤在太后寓處陪著眾命婦說了會子話,臨近中午,長春殿司值的宮人來請她們準備入宴。范雪瑤方才起身告辭“本位得回去一趟,換下這身常服。一會兒筵上再陪諸位。”
命婦們忙起身相送。
范雪瑤回到瑤華宮,楚楠還在明間榻上倚著憑幾看書,看到她,便把手里的書丟到一旁,起身接她“怎么這會兒回來了不和娘娘以及各命婦去長春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