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用什么來形容這個時代臨安城的大瓦子,那么最貼切的比喻,這里就是后世的嘉年華。
街道兩邊的一個個院子里面搭著碩大的彩棚,小的能供七八個人歌舞,大的也有能走馬射箭的。
彩棚里面設置的就像是現代的露天茶座,一條條的桌案錯落有致的擺放著,以供看表演的人喝茶飲食。
要是高檔的一些場所,彩棚里面還有樓閣水榭溪流環繞。在舞臺上各式各樣的表演終日不歇。
要是喜歡熱鬧的,有本地的諸般雜耍。要是想要聽唱的,有各類的戲曲和彈詞。在這里無數文人墨客的新詞,往往一日之間就能傳遍臨安。
沈墨帶著穿上了新衣服的陸云鬟和小符姑娘,在各個會場中走來走去,把彩棚里面的新奇玩意兒看了個遍。
帶著他們兩個一大一小的美女吃了乳糖圓子、水晶燴、科斗粉。又在賣時興南果的攤子上買了皂兒糕、澄沙團子、滴酥泡螺、玉消糕。
等到大家吃飽以后,沈墨把市面上諸多的小吃撿精細的又買了許多,讓小符姑娘拿著邊走邊吃。
這孩子手里捧著蜜果、糖瓜簍兒、楊梅糖糕的各種紙包,根本騰不出手來。沈墨抽空就從果子里面撿出幾個塞到她嘴里,不一會兒就把她一張小嘴塞的滿滿的。
四下里衣香鬢影,管弦絲竹之聲不絕于耳。衣著華奢的公子羅衣窄袖的婦人穿梭如織。賣散藥和牛眼膏的小廝在人縫里鉆來轉去,真是滿目綾羅、一片繁華。
沈墨帶著云鬟她們看得目不暇接,就聽這邊輕敲牙板,有伶人唱著“斜陽盡處蕩輕煙,輦路東風入管弦。五夜好春隨步暖”
那邊簫管聲響,唱著“沙河云合無行處,惆悵來游路已迷。卻入靜坊燈火空,門門相似列蛾眉”
他們看了賀豐年的傀儡戲,麻婆子的皮影兒,古月班的瓦盆鼓,姜公擔的竹馬歌兒。沈墨看了好一會兒趙葫蘆在哪里表演腹語口技。
只見這老兒嘴巴不動,單從肚子里就發出兩口子愛嬉的聲響。那真是肉聲嘆息聲如在耳畔,低吟淺唱無所不至。聽得棚里的女眷面紅過耳,浮浪子弟們大聲轟然叫好。
等到又進了一個彩棚,里面擂臺上是幾對女相撲的正在翻翻滾滾的打斗。這些身材健美的女子居然和現代的島國相撲手穿著一樣簡單的服裝
沈墨瞧了幾眼,卻見這些女子相撲時居然招數法度森嚴,身體柔韌有力還真有職業摔跤選手的實力
“這南宋,真是了不得”沈墨也是大開眼界,不由得在心里嘖嘖贊嘆。
在看表演的間隙,沈墨還觀察了一下四周。
在大瓦子這幾條街市里,錢塘縣的捕快最起碼來了有三四個。將近百十來個快手裝成浮浪閑人的樣子四處游蕩,仔細的甄別來這里的游人。
他們見到沈墨,都是用目光示意一下就走開。估計還以為捕頭來這里是來監督他們布控的,所以大家都更加警惕的查看起行人來。
陸云鬟未嫁之前久居深閨,是個輕易出不了門的大小姐,像這樣游玩還是她平生第一次。熱鬧的場景把姑娘看得目不暇接,心里美滋滋的。
小符就更不用說了,小丫頭一輩子沒見過這樣的場景,眼睛已經完全不夠用了。
大半天的游玩把這兩個美人弄得興奮欣喜不已,一直到回家還在興致勃勃的討論著看到的那些熱鬧。
“姑爺那些昆侖奴就是吐火的那個,他們的皮肉是染黑的嗎”
“姑爺姑爺天竺僧人耍的那蛇,咬了會不會死人啊”
小符像個好奇寶寶似的想起什么就問沈墨,沈墨也是有問必答。后來實在回答不過來,就索性又用果子塞滿了小符的嘴。弄得小姑娘眼睛亂轉卻說不出話來,把云鬟笑得花枝亂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