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史彌遠已經決定,就從這兩兄弟中選出一個人,來做將來的皇帝。于是問他們兩兄弟都讀過什么書。
當時兄長趙與莒回答的是,他正在讀孝經注疏,而趙與芮說他正在讀論語。
于是史彌遠讓他們每個人寫幾個字來看看,那趙與芮提起筆來,寫的就是論語上的第一句“學而時習”。
而趙與莒卻在紙上寫下了孝經注疏上的第一句“朕聞上古”
孝經注疏是唐玄宗李隆基所作,里面所用的口吻也是他自己的話。而這個“朕”字,從古至今就是皇帝的自稱
這一下子,史彌遠就像是當場被雷劈了個七葷八素一樣,立刻就斷定了要讓這個兄長趙與莒來做皇帝,因為這分明就是天命
毫無疑問,這是一場決定了整個大宋王朝命運的考試。由于現在坐在沈墨面前的這位趙與芮仁兄寫錯了答案,那四個字使他整整失去了一個帝國。
而現在這個人,正坐在沈默的面前
沈墨此時心里面卻是清楚的知道他的來歷,趙與芮兩兄弟都是宋太祖十世孫,燕王趙德昭的九世孫。
就在距離現在的一年后,也就是嘉定17年1224年,趙與莒登上了皇位,成了歷史上的南宋皇帝宋理宗,改名為趙昀。
而他現在面前的這位皇帝的同胞兄弟趙與芮,也會在明年被立為榮王。
等到后來,皇帝趙昀膝下無子,也正是眼前的這個趙與芮的親生兒子趙禥,繼承了理宗皇帝的大位。
所以說,面前的這個十六七歲的白衣少年,一年之后他就是皇上親弟弟,將來他的兒子就是下下一任皇帝宋度宗
當沈墨面對著這個白衣少年的時候,他心里非常清楚,現在這個時間段,那場聳人聽聞的考試早已經結束了,這家伙的兄長也早已經被內定為下一任的皇帝接班人。
在這件事上,歷史上的史彌遠在保密方面的工作做得非常到位。以至于在明年寧宗皇帝趙擴駕崩之后,當史彌遠推出這個宗室子弟趙與莒的時候,所有人都是猝不及防,根本沒有準備。
當時的史彌遠為了讓太后同意趙與莒接任皇位,在皇帝駕崩的當天,曾經連續八次進入皇后的寢宮勸說太后,在被那個老太太攆出去七次以后,第八次他終于成功了。
而那個曾經大放厥詞的皇子趙竑,卻是對這件事一無所知。他在當天晚上等著宮人來接他進宮,繼承皇位的時候,卻遲遲不見有人過來。直到他看到有一群宮人簇擁著一位貴人,從他門前走過的時候,他還不知道那是怎么回事。
第二天在朝堂上宣布新皇人選的時候,趙竑被人引到朝班里面站下。直到這個時候趙竑還納悶的說道“時至今日,我怎么還能夠站在這里”在他旁邊的史黨趕緊騙他現在還沒宣布,等一會兒念完了先皇遺詔就該你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