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這位老太監當時就是一愣,隨即就笑了笑,不動聲色的把這塊紅寶石收了起來。
這位老太監心里面不由得暗自想到,這個年輕人,真不愧是這么小小年紀就當成了六品官,這官場上的門道倒是清楚的很
只見這時候,沈墨笑著對這位老太監問道,公公高義,不知可否賜告尊姓大名
老太監抬頭一看,只見沈墨年輕的臉上,卻是不溫不火,親切中帶著幾絲莊重,說話的言語和表情上,分寸都拿捏得十分自然老道。
“咱家是伺候官家的一介老奴而已,何敢勞沈沈少監動問咱家劉敬祖,忝為內東頭常侍副總管。”老太監謙虛了一番,到底還是把他姓名官階說了出來。
一聽說是內東頭,沈墨就知道這是皇帝身邊伺候的太監副總管了。內東頭又被稱為入內內侍省,就是在皇帝身邊寢宮伺候的太監。而還有一個機構叫做內侍省,比前面的少了“入內”兩個字,也承擔一部分外朝的工作。
在宋代不同于其他各個朝代,尤其是跟后來的明朝相比,太監的權勢可以說是不值一提。歷史上就說在宋朝時,內侍見秦檜“無不兩股戰戰”。由此可見,太監的地位并不太高。
而這位常侍副總管,按照品級來說,也就是正九品從九品的樣子。
沈墨這塊寶石塞過去,果然看見太監的臉色又緩和了許多,知道自己這塊寶石到底還是發揮了一些作用。
要說到送禮這件事,身為現代人的沈墨可是頗為精于此道,所以在這個場合才能當機立斷,干脆利落的做下了這件事。
要說這送禮可是一門大學問,沈墨是最清楚不過的。一般只要是你開始猶豫,不知道是該不該送的時候,那你只管送就沒錯了。
而且送出的禮物要稍稍出乎對方的意料的重一些,立刻就可以收到送雙倍的效果。并且當機立斷,絕不要猶豫。這就是沈墨送禮的三大要素。
“劉總管伺候官家辛苦,該日下官請您外面吃酒耍子,也好讓您松泛一番。回頭我下帖子請您。”
沈墨這邊這么說,態度倒是蠻誠懇。這位劉副總管不由得又是暗暗點頭。
這個小家伙雖說禮物送過來了,卻沒有打探官家心情為什么不好這類的逾越之舉。反而是還挺真誠的邀請他出去玩,這就說明這個小官兒懂得進退規矩,而且行動舉止非但不惹人討厭,反而是讓人如沐春風。
這位劉總管不由得心道真難得他這么個小小的年紀,是怎么修煉到這個份兒上的
就在這個時,只聽翠寒堂里面有個男人的聲音怒喝道“叫大理寺的人來,把他給我帶走連個餛飩都煮不好”
沈墨一聽這個人的聲音蒼老,中氣不足,就知道肯定是當今的寧宗皇帝趙擴在說話。
這位皇帝在歷史上,在明年9月份就死了,但是聽他說話的這個聲音,明顯是身體大有問題,看來這個皇帝老倌兒身體有病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了。
沈墨才想到這里,就聽得里面的寧宗皇帝又接著不耐煩地說道“朕傳沈墨過來,這都半日了怎么還不到”
聽到寧宗皇帝問起沈墨的事,只見那位副總管劉敬祖連忙恭恭敬敬的在外面答道“回稟官家,軍器監沈墨已到,現在堂外候旨。”
“來了就叫進來,”劉敬祖話音未落,只聽里面的皇帝語氣中帶著一股火氣地說道。
這邊劉敬祖聽說皇上傳見沈墨,連忙引著沈墨往臺階上走。
一邊走,劉敬祖在沈墨的耳邊一邊小聲的說道“官家正在發落御廚,餛飩沒煮熟你仔細些”
沈墨一邊往里走,一邊啼笑皆非的想道“就這點兒破事兒,也趁著這么一國之君發火居然還把御廚往大理寺里面送”
等到沈墨進了翠寒堂,只見這屋子里面家具細巧精致。屋子里面除了書案就是書架,看起來倒像是個書房。
只不過,里面的布置卻并不是金碧輝煌,倒是有一種清新文秀的氣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