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墨在發射場上一槍一槍做著不間斷急速射。每次兩發子彈射出之后,他就用右手大拇指推動槍管后方的撥桿,把槍管和機匣之間折彎。在抽出彈殼之后,他又飛快的裝填彈藥,之后再繼續射擊。
等到接近一百發子彈射過之后,沈墨的臉上已經沾滿了黑色的硝煙。而溫度過高的槍管已經把前端的護木灼燒出了縷縷青煙。
直到沈墨連續射擊了200發,他才把這支燙得嚇人的槍飛快的扔在了地上。
“好”沈墨看著地上這只呼呼的冒著黑煙的槍,大聲的贊嘆了一句
眼前的這支步槍只要略加修改,就可以上戰場了
它可以在遠到一千米的距離上,用集火射擊的方式壓制對方的集群沖鋒。而三百米之內,在它的有效射程里面,步槍彈可以形成極為精準的彈雨,殺傷這個距離內的一切敵人。
雖然這支槍的制作和設計還是有些簡陋,但是好處是射速足夠快,射程足夠遠,而且不需要太復雜的操作。
只要他的士兵克服了開槍初期的恐懼,不用太長的訓練時間,就完全可以用它打出漂亮的射擊成績來。完爆這個時代的弓箭類武器
就這樣,經過沈墨最終的修改之后,生產出來的第一批50只步槍,隨即就開始進入軍隊作為訓練用槍。供士兵們開始學習這種現代武器的使用。
然后是手榴彈,這個比步槍就相對簡單得多了。
因為沈墨之前就有制造手榴彈的經驗,所以手榴彈上的裝藥和引爆裝置,基本上就不用再重新設計了。
沈墨新設計的這種手榴彈,為了節省成本,采用的是翻砂鑄鐵外殼。
因為要對付身穿重甲的騎兵,手榴彈的破片質量要適當加大。所以按照沈墨設計鑄造出來的彈體上面,就像是菠蘿一樣鑄造出了縱橫的凹槽。一共72片破片,每一塊都有花生米的體積大小。
這種手榴彈內部的裝藥,依然還是使用極限壓縮黑火藥,雷管的設計也是一如從前。沈墨只是把發火裝置改成了拉火管,延時的時間也延長到了四秒鐘。
在這之后,為了讓手榴彈能夠投擲得更遠,沈墨又給它加上了一個加長型的木柄。
這樣一來,除了里面的裝藥是黑火藥之外,這顆手榴彈的外形幾乎和二戰時期,德軍使用的長柄手榴彈一模一樣了。
在可以預見的戰爭之中,沈墨麾下的這500名軍人一定會遭到幾倍甚至幾十倍敵軍的攻擊。所以手榴彈這種價廉物美的武器一經定型之后,沈墨就立刻命令工廠加大力量生產。
說實話,像是這樣的武器在戰場上,就是有多少估計都不夠用
書友群,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277600208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