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楊清岳恢復了神智,他才發現自己躺在一處破舊的寺廟里面。大廳中間的梁柱已經被燒得黢黑,還在慢慢的跳動著火光。
而他自己則是躺在一塊門板上,渾身上下沒有一處不疼。
等到他緩了一會兒,確定自己真的沒死之后,他這才回想起那天的情景來。
就在金兵進攻楚州城的當天,在城破之際,他曾經挺槍奮勇搏殺,可是最終寡不敵眾,還是被金軍掀下了城墻。
在楊清岳頭腦里最后記下的一幕,就是自己正在城墻上向下墜落。
當時城墻下的一處民居房頂上,整齊的屋瓦向著自己的眼前撲面而來在這之后,他一睜眼,就到了這座破廟里。
他身上的傷口似乎是被人包扎過,楊清岳嘗試過活動了一下自己的身體,似乎是沒傷著骨頭。
這么說來,自己的昏迷是由于頭部遭受重創引起的。因為他現在的腦袋里還在一陣一陣的頭疼不過話說回來,究竟自己昏了多久了
就在楊清岳想著這些事的時候,這個時候,就見破廟的外面走進一個人來。
只見這個人身上穿著黑色的短打扮,頭上古怪的包了一塊白布,在他的后背上披著一塊布,像是斗篷又像是披風。
當這個人走進來之后,他一眼就看到了楊清岳看向他的眼神。這個人愣了一下,似乎是沒想到他已經醒了。
在這之后,這個人一言不發的將一個水囊扔了過來,隨后就在火堆邊徑直坐下了。
看來這個人對自己并沒有加害之意,而且弄不好自己身上的傷口就是他包扎的。楊清岳接過了這個水囊,咕嘟咕嘟的喝了一通。然后才仔細打量了一下坐在遠處的那個人。
只見這個人大概30歲上下,中等身材,略顯消瘦。一張刀剁斧削一般線條硬朗的臉上滿是黑色的胡茬。
在他的手上,如今正拿著一把刀。借著篝火的光芒,他正用一塊石頭輕輕地磨礪著刀鋒。
這把刀長約兩尺四寸,寬有三指。刀身筆直、刀尖斜削。出身于武術世家的楊清岳一看這把刀,就知道這個人的武功路數,一定是以快刀取勝的。
對于刀的長短,所謂臨敵之際“寧短一寸、不長三分。”如果一個人的刀比平常人的要短,那也就說明,他出手一定也比平常人要快得多
更何況借著火光,楊清岳清楚的看到這把刀的刀刃上面,已經密密麻麻滿是崩裂的缺口。如果要是不注意看的話,幾乎會誤以為它是一把鋸子。就看這把刀,就足以見得它的主人用它奮力拼殺,已經不止一次了。
這位救了他的刀客似乎是不怎么愛說話,他在進來之后就坐在那里,靜靜的磨他的刀。
書友群,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277600208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