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他笑著對下面的文武群臣說道“傳朕旨意,先將這兩地的金國印信,及這封軍報送到太廟焚化,先告慰我大宋列祖列宗”
此時趙與芮的心里,簡直是舒暢之極
不管怎么說,就憑今日這一封軍報,他這一輩子就遠超過不知道多少個宋室南遷之后的皇帝
不管咋說,咱也是打進金國,收復過失地的人了
既然說這倆破地方由于隔了一條淮河,根本不可能守得住。但是在他之前的那一排皇帝,誰曾經有過這樣的戰績
這就讓趙與芮在將來的九泉之下,見到列祖列宗的時候,已經有了足夠的臉面了
打這以后,斑斑青史之上,咱也算是個中興之君了
此時趙與芮在心里邊喜心翻倒的想道“沈云從這一次,你跟真是給朕掙了一張鍋蓋那么大的臉啊”
于此同時,有另一件事,也在悄悄的改變臨安城里居民的生活。
報紙,這個后世輿論宣傳的無敵殺器,早已在一個多月之前被沈墨帶進了臨安城。
這間報社的主編,當然就是文采風流的張天如。他在聽到沈墨的召喚之后,立刻毅然決然的辭去了官場上的職務,成了這間報社的掌舵人。
在這個時代,張天如這樣的年輕京官其實有著大好的前途,在這么大點兒的年紀辭官不做,其實是一件很聳人聽聞的事。
不過這也分張天如去干什么,如果官員退一步,回到民間結廬著書立說、設館收徒,也是培養聲望的一個捷徑。
一般來說,這樣的人學術若是有所成就,那么當他再次被招攬進入朝堂的時候,身份當然是幡然一變,跟之前相比又是身價倍增。所以張天如此舉,在他的家里和他的同僚心中,倒并不算是特別出格的事。
對于印刷報紙來說,其實門檻并不高,只要把鉛銻活字、手搖印刷機和油墨其實里面的秘方就是蓖麻油解決了之后,報紙印刷起來并不困難,畢竟這種消費品的紙質要求并不高。
很快的,這張“臨安日報”的創刊號就開始發行。
誰料想報紙一經投放市場,立刻就在臨安城的百姓和士子中間掀起了一陣軒然大波。
張天茹親自去了一趟通州,他在經過沈墨的口傳心授以后,對于如何創辦報紙,已經是胸有成竹。所以他這篇報紙的創刊號一出手,當時就是不同凡響。
在這篇報紙上,頭版就刊登了沈墨在利州路痛擊西夏鐵鷂子的所有戰役經過,還配上了大幅的利州路地圖。
報紙的人,可以清楚的看到沈墨的進軍路線,以及歷次戰役中他如何誘敵設伏,如何城下血戰,怎樣千里追擊,一件件就如同戰史一般寫得分外詳細。
同時,結合這篇詳盡之極的戰役介紹,還有報社記者采訪了現在被編為黨項騎兵的被俘西夏老兵。這些人站在當時西夏軍兵的立場上,描述了一場場戰役的親歷過程,把當時的情況描繪得真是如在眼前一般,將當時的血火之戰解說得分外清晰明確。
同時,張天如還把這些戰斗的場面,結合當時的情景和當事人的描述,請高手畫師畫出了戰斗時的情景,印在了報紙上。
書友群,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277600208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