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座石垣城里,守城的武士最起碼還有五六百之多,沈墨這一方的四十個人上來就攻城,而且還面對的還是數量多于自己十倍的對手這件事聽起來確實有些荒謬,不過居然就這樣在沈墨的手上,變成了現實
在沈墨的命令下,30名戰士在城下的百米開外列開了橫隊,隨后就開始用步槍壓制城頭上的守軍。
隨后,十個身穿黑衣的特種特戰營戰士,手舉著木盾快步向前,飛速突進到了城堡下面。
沈墨之所以讓這幾個人拿起了臨時趕制的盾牌,就是因為擔心自己的特戰營戰士,受到武士“和弓”的射擊。
在世界各國的弓箭之中,東瀛的和弓也是比較奇葩的一種。
這種弓的長度是2米2,在這個普通東瀛人只有1米4高的時代,這實在可以說是一件極為龐大的武器了。
由于武士的身材較矮,所以使用和弓射箭的時候,射手握持弓背的部位就不能是正中心的位置,而是弓身下方13高的地方。
這么大的一把弓,它射出的箭,居然也并不比游牧民族馬上用的獵弓更遠多少
相比較而言,這個時代在神州大地上普遍使用的復合角弓,還有后世歐洲的單質長弓就是一種單一材料木質的弓都比它要強得多。
而且這種弓還只能站直了腰桿才能射擊,弄得弓手就像是一個舉著大旗的旗手一樣,所以說這種奇葩武器,實在是一種怪異的產物。
不過這種和弓要說起優點,倒也不是沒有。
它射出來的箭,往往是箭頭又寬又薄,就像是一把小號的工兵鏟一樣。這樣的箭簇一旦命中,造成的傷害倒是挺嚴重的。
所以沈墨才會在步槍壓制的條件之下,還讓自己的士兵使用木盾作為防護。
就這樣,一場堡壘攻防戰開始打響了。
沈墨在旁邊看著,只覺得這場戰斗,簡直是毫無波瀾可言。
在步槍射擊壓制住了城頭上的反擊之后,他的十名戰士一路就推到了城堡的墻下。隨后就是一通汽油彈扔了上去,頃刻間將對方的木質寨墻燒成了一片火海
在這之后,這十來個戰士換了個方向繼續燒。沒有多長時間,就像這個方圓不到30米的石頭堡壘,四面全都給點著了
在這之后,等火焰把寨墻和建筑都燒干凈以后,里面的武士大概也都死得差不多了。他們這些特戰營戰士只要進去肅清殘敵,打掃戰場就可以了。
沈墨在旁邊冷眼旁觀,只覺得這場戰斗中唯一的亮點,就是自己的士兵進攻的時候,從城頭上還是不斷的有人冒出頭來射箭。
不過這些人往往才剛一冒頭,立即就被城下特戰營士兵的子彈掀開了頭蓋骨這場面怎么看,怎么跟打地鼠有些類似
等到木制堡壘在烈焰中呼呼的開始燃燒之后,隨即就有一幫武士打開了大門,乍乍呼呼的揮舞著刀沖了出來。
看來他們是選擇了寧可拼命,也不愿意被燒死在城堡里頭
書友群,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277600208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