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生在這沸沸揚揚的天下,都秉承著自己心中的一念,執拗的在紅塵中掙扎著。
只是他們不知道,有些人注定是歷史的開創者。而有的人,卻永遠只是歷史長河中,一粒泥沙而已
在通州境內,很有幾個地方是老百姓進不去,甚至連靠近都不行的。這里面的崇明島,就是其中最大的一塊。
當然,在這個島上,也不是所有人都忙得不可開交。其中也有些人就每天閑的蛋疼,這位文君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
文君姓文名君,今年24歲。他生就的一張面團團的圓臉,整個人老實巴交得一塌糊涂。
不過他辦事認真、為人沉穩可靠,于是沒過多久就被任命了一個閑職,在崇明島上擔任一個部門的資料員。
他所在的這個部門極為奇怪,整個部門只有他一個人。這個單位叫做“臨時資料存放中心”。
這個臨時資料存放中心,是一棟2層高的紅磚小樓。一二層加起來一共才14間房。外邊還用高高的圍墻圈著一個不大的小院子。
整個中心就他一個人,因為這里根本就沒人來。屬于后世一些單位的角落里,從來無人踏足的冷清衙門一類的地方。
那么這個臨時資料存放中心,到底是干什么的呢
簡而言之,就是在沈墨的工業園區以及兵工廠里面,不管是哪一個車間,總會每天都會生成大量的生產報表。
這些生產報表匯總起來之后,車間里就會把數據整合重組起來,變成一本本新的賬目,或是用來向上級匯報的表格匯總。
至于這項工作完成之后,那些用完的日常報表怎么辦
如果要是燒毀的話,這些原始報表將來還說不定有人會過來查詢。比如發生重大質量問題,或者安全責任事故的時候,這些原始報表就會派上用場。
可是要是把它們保存起來的話,這些東西又屬于機密文件一類,絕不能讓各個單位自己私自收存。
于是,這個臨時資料存放中心,就這樣應運而生了。
簡單的來說,它就是一個堆放臨時資料文件的大倉庫。
每隔一個季度,都會有大量這樣的臨時資料被運送到這里,收藏好了以備查詢。而平時嘛除了耗子,根本就沒人來。
不過即便是這樣的地方,也終歸得有人負責看守。所以咱們這位文君先生,就成了看守這些資料的人。
他所要做的工作,就是在每個季度,各單位送資料來的時候負責接待。然后就把這些資料按照日期裝進箱子里面,存放到樓上樓下的固定地點。除此以外,這哥們兒就變成了一個徹底的閑人。
要知道,閑暇的時光也是很難熬的,這個時代又沒有手機可以刷。至于書籍之類的東西,更是嚴禁從這個存放資料的地方帶進帶出。
所以我們這位文君先生在初期接受這份工作的時候,把他給閑得,身上幾乎都要長毛了
于是他擦玻璃、打掃衛生,修剪院子外面的草坪、在樹枝上做引體向上,盡量揮灑自己多余的精力。
書友群,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277600208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