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沈墨看來,即便是在南宋末年的那個時候,也是軍民英勇,把一場守衛國家的戰爭打得可歌可泣。
只是當時的敵手太強,而與之相對的,南宋當權的皇帝與大臣又實在太過無能,所以南宋才會覆滅在元朝的手里。
然而,在這個時代,在蒙古人大軍征伐之路的前方,忽然多了沈墨這個堅定的阻攔者
一直以來,沈墨的所有的精力全都集中在一件事上面他要干掉蒙元這輛勢不可擋的戰車,讓他們折戟沉沙于大宋疆土之上
所以沈墨處心積慮,一絲一毫也不敢松懈和放松。他拼命的發展自己的實力,打造出了一只靈活強悍的武裝。就是準備應對將來那一次宛若天崩地裂一般,席卷天下的災難。
而沈墨這一次,終于要直面一直存在于他想象中的那支蒙古軍隊了。
究竟他們是什么樣子是不是就和歷史上的記錄別無二致
按照沈墨的發展,他能不能在幾年以后,強盛到足以和蒙古大軍正面相抗這些事在沈墨的心中,完全沒有一絲一毫的把握。
可是,如今他終于能看到了。
他要親眼看一看這支軍隊,找到自己戰勝他們的方法。此后有針對性的發展出一支,比蒙古人更強的鋼鐵之軍來
這一切,就像一幅畫卷一樣,眼看就要從沈墨的眼前慢慢展開。
在沈墨的將來幾年之內,發展的方向和戰爭策略,全都會圍繞著他這次所聞所見的情報所展開。
所以,即便是連連穿越敵國,即便這一次的行動兇險萬分。沈墨也是義無反顧的領軍直上西北。
因為這是他穿越到南宋以來,沈墨絕不允許自己錯過、也是對他最為重要的時刻
等到沈墨在金國和西夏邊界扎下營盤,等待了兩天之后。在十月十七的那一天,他終于等來了項嫦兒派來的信使。
當沈墨打開了項嫦兒的信之后,隨即他就把心思沉浸到了這封信之中。
只見信紙上,項嫦兒娟秀細膩的筆跡寫道
“孛魯西征之事已經證實,蒙古軍八萬將于不日攻入西夏。蒙軍路線由東向西,直取我大夏銀州”
看到這里的時候,沈墨立刻松了一口氣
銀州就在他面前的兩百里,蒙古人既然選擇了這條路線,那么沈墨這次的觀戰就容易多了。
因為蒙古軍若是由西向東,從西夏的西面黑水鎮燕軍司和西平軍司方向進攻的話。沈墨要想觀戰,他還得穿過整個西夏才行
既然這場戰斗就在他眼皮子底下打響,那就簡單了。
隨后,當沈墨接著往下看時,只見這封信后面又接著寫道
“我大夏領軍將領為大將塔海,率軍為左廂宥州路、右廂甘州路、賀蘭軍、以及靈州軍共十七萬,奔赴銀州拒敵。”
“塔海所率賀蘭軍監軍司正將李灼絕,率其麾下賀蘭軍三萬參戰。郎君弓弩鐵網,盡在其手焉。”
書友群,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277600208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