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當年的匈奴和突厥和現在的蒙古民族比起來,卻又是相差了一大截
所以,沈墨如今面對的局面就是當他遇到蒙古人的時候,很有可能找不到、追不上、打不著
但是,自己的所有弱點,卻完全暴露在對方的攻擊之下。
沈墨越想讓自己的實力越強,它的地盤就必須越大。而那個時候,他在蒙古人眼中的破綻也就越多
到了那個時候,等到蒙古人大軍壓境。沈墨就會面臨要地難以防守、后勤供應不上、后路不斷被抄截等等一系列的窘境
一直等到他們這支隊伍,爬上了秦嶺的分水嶺附近,沈墨忽然覺得周遭的風一下猛烈了起來。
當沈墨猛然間驚醒,抬頭看去的時候,他發現自己正站在秦嶺的絕頂之上。
在這里,北方冬季的烈烈北風被攔住。嶺南和嶺北形成了兩個截然不同的氣候。這里是中國南北方的天然分界線,也是庇護著南方宋朝漢人的一道天然屏障。
這座天然形成的巨大山嶺,橫貫于中國中部,就連風都被它攔住,連天上的亂云都難以飛渡
此刻,沈墨站在這里,他身后就是與大宋百年為敵的金國。而他的面前,就是自己的家鄉故土。
這就是秦嶺,誰說山河無情
公元819年,唐元和十四年,唐憲宗皇帝在長安搞了一次大規模的佛事活動,派中使去鳳翔法門寺迎佛骨。
據當時的記載“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唯恐在后。”
于是韓愈上書直諫,結果觸怒龍顏,被貶為八千里外的蠻荒之地潮州當刺史,押送出京。
當他走到秦嶺北麓藍田的時候,他的侄孫韓湘趕來送行,這個人就是傳說中的八仙之一韓湘子。
斯時古道西風瘦馬,百里杳無人煙。年逾五旬的韓愈仰天長嘯“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在歷史上,班固的如椽巨筆也這樣描寫過秦嶺
“天人合應,以發皇明,乃眷西顧,實惟作京。于是睎秦嶺,睋北阜,挾酆灞,據龍首。圖皇基于億載,度宏規而大起。”
秦嶺橫貫東西,全長三千二百里。磅礴巍峨,是中國南北方的分水嶺。這里是中國的先祖龍脈。史帝文商、儒釋道法、田河峪林、關隘要塞。
可以說“一座秦嶺,半部國史。”
宋代詩人汪元量也有一首關于秦嶺的詩“藍關月冷猿啼木,秦嶺風高雁貼天。”
此時此刻,沈墨站在秦嶺的高峰上,在他的東邊,就是秦嶺第一高峰太白山。
這個時候,沈墨才忽然間想到了一件,看似巧合的事
千年以來,大秦、大漢、大唐、中華民族的那些輝煌時刻,居然都是在秦嶺腳下上演的。它是漢水丹江的發源地,是紫氣凝聚、霸業復興的福地
書友群,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277600208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