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他們這支大軍兵強馬壯,早已經脫離了當初只能靠這四五百人孤軍作戰的窘境。
可是沈墨卻依然率領著這支小部隊孤軍而去,他到底想要干什么
于是,就在這個大金國最西面,臨洮路的中心地帶。沈墨率領著這樣一支騎兵部隊,開始了一場讓人眼花繚亂的軍事行動
臨洮府城外三十里有一座南川堡。是金方修建的,用來拱衛狄道的一座堡壘。
提到“堡”,這是一種古代特殊的軍事建筑。如果諸君要是對這個詞匯沒有概念的話,您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座小小的城池,專門用來駐軍,防御敵方的進攻。
在金國境內修建的這種“堡”,大小形制不一,功能用途也不一樣。此時位于沈墨面前的這一座南川堡。就是一座大型的軍事堡壘。
這座川南堡四四方方,每一邊長度都是120米。也就是說,它和一座現代規模不大的小學占地面積差不多。
堡壘的城墻高約兩丈,大概是六米高,這已經不下于一座普通城市城墻的高度了。
在南川堡的外面,按照金軍建堡的規制,照例挖出了長長的壕溝。溝寬約三丈,深一丈。
如今壕溝里面的水已經大面積凍結,就像是鏡子一樣光亮。
這川南堡為了便于防御,只有向南的方向開著一座城門,門里邊是一座數丈長寬的翁城,在堡壘的四角處還修建著八座馬面。
要說這翁城和馬面,到底是什么回事
所謂甕城,就是在你進了城門之后,會發現里面還有一圈圓形的城墻。修建成了一個壇子圓圓的形狀,所以才會被人稱作甕城。
從外面進攻而來的敵軍一旦攻破了城門,沖進了甕城里。就會發現自己的四面八方,都有城墻上的軍兵朝著中間放箭。所以這種翁城可以極大的加強整個堡壘的防御力。
而“馬面”這種東西,又叫做敵臺、墩臺、墻臺。就相當于在城墻之外,又修建了一個“凸”字上面部分的東西,等于是額外探出去的一塊城墻。
當守城的士兵站在那個“凸”字的最上方部位,他就可以在側面向著進攻城墻的敵軍放箭了。
一般守城的士兵,如果想要用弓箭射擊城墻根兒底下的敵軍,他就要從城墻上探出身子才行。在這個時候,他是最容易受到城下弓箭手壓制和射殺的。
而當他站在馬面上的時候,他實際上是站在馬面的垛口里面。所以他只需放心用箭射擊城墻云梯上的敵軍就行了,無需擔心被敵軍的弓箭射中,
所以,一座城墻上面修建了多少馬面,實際上是衡量城墻防御力的一項最重要指標。
比如明代的西安城,繞城一周建有馬面98座。而同時代的北京城墻,足足有馬面172座之多
這就足以說明,馬面這種防御措施有多重要了。
而現在沈墨面前的這座川南堡,城墻上也有八座馬面,分布于四面城墻上。所以對普通的古代冷兵器部隊來說,這川南堡也可以說是一根很難啃的骨頭了。
但是對沈墨而言,像甕城和馬面這種東西,對他而言卻是毫無作用。因為他根本就沒打算從城門攻進去
等到沈墨的狂飆營出現在川南堡下的時候,他率領著這支輕騎兵,就猶如烈火燎原一般,從遠處滾滾疾馳而來。
一到達南川堡城下,沈墨就立刻下令,開始攻城
書友群,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277600208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