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墨端著它的尾部,由于這東西過于沉重,卻不得不讓它的前端杵在地面上。
這個管子,鑄造得大概有男人的小臂粗細,上面翻砂留下的痕跡粗糙不堪。就像是沈墨在前世見到的,那種土制的暖氣片的表面。
在鐵管子的后方,帶著一個碩大的木質槍托,上面沒有涂漆,還帶著斧鑿的痕跡。
沈墨發現這東西的尾部,鉆了一個線香粗細小孔,上面還帶著火藥燃燒留下的黑色痕跡。
沈墨讓自己身邊的衛兵幫他托著這把大槍的尾部,然后他又轉到了槍口處看了一眼。
只見那個槍口粗的嚇人,足以塞進去一只雞蛋。
隨后沈墨把手指順著槍口部位伸了進去,手指肚轉著圈在槍膛內壁上摸了一下。
在槍管內壁里,并沒有鑄造留下來的粗糲手感。而是帶著一圈圈鉆頭鉆過之后,稍稍有些澀手的劃痕。
隨后城頭又陸續扔下來幾件東西,沈墨身邊的李凌杰飛快上前把它們撿了回來。
只見這兩個物件,其中一個是只斜挎的皮囊。沈墨打開以后,將里面的東西抓了一把出來。
在他的手里是一把銹跡斑斑的鐵沙。這些鐵砂的顆粒大概每一顆都有綠豆大小,粗細不勻形狀各異,但基本都是圓形的。
沈墨一看,就知道這是用炸制的方法將燒紅的鐵水倒入冷水里制作出來,然后再經過篩選做出來的鐵砂。
這種制作鐵砂的方法,在現代叫做“激冷鐵粒”,其實也是一種很古老的工藝了。
隨后沈墨又看了看另一樣東西,那是一個人頭大小的葫蘆,在葫蘆嘴上還鑲嵌著一個紫銅做成的銅嘴兒。
當沈墨把這東西倒在手里一看,他立刻就不屑的笑了一聲。
就見他手里是一片黑乎乎的火藥,就像面粉一樣呈現出粉末狀。沈墨用手指捻了一下,火藥粉末中帶有明顯的顆粒感,
這就說明,他們對火藥原料的粉碎工藝做得并不過關。沈墨一看見火藥的顏色呈現出純黑的色澤,就知道里面的硝石含量不高,絕對超不過百分之二十。
也就是說,那些金國人的火藥配方還很差,而且至今還沒掌握黑火藥顆粒化的秘訣
當沈墨把手里的火藥和鐵砂一起撒在地上之后,他隨后回頭看了一眼那把粗大的火槍。
此刻的沈墨,他的心情陡然間興奮了起來
經過了這么長一段時間之后,金國終于還是在他火藥武器的痛打之下,開始研發了他們自己的火藥武器,眼下這個東西就是鐵證
其實沈墨對這一天早有準備,但是他卻沒想到,自己跟古代火器部隊作戰的一天,會來得這么快
其實武器的研發和使用,在戰爭的刺激下從來都是最快的。
往往在長時間的戰爭進行過程中,敵方優秀的武器裝備,很快就會被另一方快速的模仿和制造。這在歷朝歷代的戰爭中已經屢見不鮮了。
沈墨也沒希望金國的這些人都是傻子,他們在戰場上見到了沈墨能夠發射出致命殺傷的鐵管子。在逃回去的傷兵的傷口里發現了金屬彈頭,最后,他們還一定有人聞到過戰場上,火藥燃燒后的硝煙味。
這些因素湊到一起之后,再聯想起南宋已經出現了幾十年的竹制突火槍。沈墨這支部隊所用武器的奧秘,已經不難猜到了。
書友群,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277600208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