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593章滿座金甲無一計、何去何從、如此軍議
在這支起義軍中,校尉大概能管五十到一百人。可沈墨手下現在是一個兵都沒有。
而且據他自己說,他還是想在王云峰的手下繼續當親兵。楊妙真正看他的樣子,也不像個能帶兵的,也只得順從了他的意見。
除此之外,楊妙真還讓自己的親兵在戰場上,特意尋了一把不錯的金軍彎刀。上面寒光閃爍,顯然是鋼質極純。
可是,正當楊妙真滿懷善意的讓沈墨將那把連刀把兒都沒有,用布條子纏成刀柄的破鐵片刀換掉,換上這把她好心給沈墨找來的好刀的時候。
沒想到,這個陳浩南卻把腦袋晃得撥浪鼓一般。
“這把刀跟隨我多年,在下一身武功,倒是有大半都在它身上。”只見沈墨鄭重其事的說道“都已經用熟了的刀,就無需再換了吧”
當沈墨恬不知恥的說到“一身武功”的時候,楊妙真抿著嘴,強忍著笑低下了頭。而馬英到底還是沒忍住,“撲哧”一聲笑了出來。
現在在她們倆的心目中,這位二泥鰍兄弟別的功夫倒也還罷了,就是嘴上的功夫,真個是天下少遇敵手
就這張嘴,一句話就能把你懟到南墻上去。然后再來一句話,就能把你逗得笑個不停
除此之外,他身上亂七八糟的本事也是真不少。但是估計沒有一樣兒在戰場上頂用的這就是楊妙真和馬英的心里,對咱們這位統帥什么的印象。
在這之后,起義軍得到了糧食,終于有了短暫的喘息之機。
于是他們就在諸城這里,重新開始準備下一步的行動。
以目前起義軍的情況,大家誰都清清楚楚。若是困在諸城這里,等再過上二十幾天,糧食吃的差不多了,一樣還是要餓死。
所以現在他們是居安思危,也得趕快想轍才對。在這種情況下,下一步的行動方向就擺到了軍議的桌面上。
隨后下一步的行動,就在幾名將領中產生了分歧。
在起義軍的幾名戰將里面,馬英和令飛揚兩個年輕人想法比較激進。他們的意愿是大軍前往泰安,將他們之前存糧的泰安州重新攻下來。
他們的理由是,這樣一來就可以徹底的解決困擾紅襖軍很久的糧食問題。泰安州那里的六十萬石軍糧,足夠起義軍再吃上幾年也沒問題。
而老將馬志遠提出來的方案,就比較老成持重了。
他的建議是義軍一路向北,攻下諸城北面的濰州也就是現在的濰坊。
這樣一來,起義軍短時間內的糧食問題,就會在濰州城里到解決。
而且他們這支義軍一旦攻下濰州,就相當于在實際上切斷了整個山東半島,伸到海里的那只犄角。
這樣一來,他們東面的山東半島突出部上,萊陽、黃縣、寧海、文登幾處城池就沒有了金兵呼應,很容易便會被他們攻下。
這樣以來,他們就相當于有了一大片穩固的根據地
等到馬志遠說完之后,那位覺證和尚則是一臉高深莫測的沒有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