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孛魯也覺得自己的運氣不錯,他立刻就命令自己的部隊急速向前追擊山東軍。
于是這支蒙古大軍在收復了東夏都城之后,隨即全軍追著沈墨的尾巴,向著東南偏東的方向急追了下去。
沒過多久,蒙古大軍終于在一個叫“古里甸”的地方,追上了前面的那支敵軍
這次遠征的蒙古大軍由孛魯率領,人數有三萬人。
他們在這之前已經得到了蒲鮮帖哥的情報,知道了那支山東軍在一個多月的時間內,接連滅亡兩國的戰績。這樣的戰例足以證明,他們的實力是遠非普通軍隊所能相比的。
蒙古人曾經在遠征后遼的時候,和東夏東遼兩個國家一起在高麗作戰過。他們對這兩隊的底細,還是了解得比較清楚的。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鐵木真并沒有低估自己的敵人,而是派出了足夠多的軍隊。以便他們能占據優勢,一戰將對方徹底消滅。
不久之后,沈墨就在這片漫無遮無擋的平原上,迎來了這支蒙古大軍。
沈墨他們他們現在所處的地形,是一片寬闊無垠的平原。在這片大地上流淌著一條河,就是后世的牡丹江。
而現在這個歷史時段,這條河的名字叫做“活羅海川”。
如今這一條活羅海川,就在沈墨大軍身后的兩三里之外。除此以外,在他們的位置向北一點點,就是活羅海川的另一條支流,名字叫做“孩懶水”。
這條河由西向東而來,在這里匯入了活羅海川。
在沈墨東身后的活羅海川再向后,也就是東面兩三里遠,是一條名叫做“把忽嶺”的高山峻嶺。它從北向南延伸而來,就像是地圖上的一豎。
換句話,說沈墨現在所處的位置,正位于三岔河口的一個尖角處。活羅海川和他的支流孩懶水在地圖上形成了一個“y”字形,活脫脫就像是一個倒過來的奔馳車標。
而那座豎著的“把忽嶺”,則是在這個y字的后面又加上了一豎。
沈墨駐足的這個地方處于平原的盡頭,有山有水、地形復雜、正是用兵之地。
在蒙古人看來,他們是追得這支山東軍猝不及防,恰好把他們堵在了河邊。可是殊不知,這里卻是沈墨在地圖上苦苦搜尋,才找到的決戰地點
此時的沈墨集合了軍隊,正在背靠河水列陣。
這種作戰的地形叫做“背水一戰,”實際上因為缺乏戰術縱深,所以這種做法很為古代兵法家所不取。
可是咱們的沈墨,卻恰恰選中了這個地方作為決戰之地。
當沈墨發現蒙古軍隊追上來之后,他命令自己的部隊轉身列陣。這時的他還沒看到蒙古兵的身影,就發現自己首先中了人家一招
在他部隊的外圍來回驅馳,負責打探消息、偵察敵情的斥候探馬,接連有幾支百人隊無故失蹤
書友群,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277600208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