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沈墨認為是步兵利器的另一種裝備手榴彈。
可以想象的出來,蒙古兵一旦吃到了手榴彈爆炸的虧,他們一定就像現在一樣,飛快的掌握到手榴彈的極限投擲射程。
在沈墨的軍中,手榴彈的普遍投擲成績都是40米到60米之間。可是在這個距離內,正是蒙古兵的騎射范圍
也就是說,在沈墨部隊里裝備的大量手榴彈,很可能由于這個原因,難以得到殺傷敵人的效果。
蒙古人一定會遠遠地利用騎射技巧,使得他的大量手榴彈因為夠不著敵軍,而難以使用
這時從沈墨的腦海里,飛快的閃過了幾個解決方案但是機槍由于無煙火藥的生產限制,不能在部隊中大量使用。與此同時,迫擊炮的安全引信到現在還沒有解決
這時的沈墨咬了咬牙,趕緊把這個念頭放到了一邊眼下可不是擔心這個的時候
等到太陽偏西時分,山東軍士兵的體力終于出現了問題。他們蹬踏鋼臂弩的時候,明顯緩慢了許多。
而對面的蒙古兵卻是不斷的輪換,他們雖然也被鋼臂弩在陣前射殺的尸橫遍野,但是執行起戰術意圖來,卻是分外堅決。
他們的目的非常明顯,一直拖到方陣中的士兵射空的弩箭,或者是體力耗盡為止。
然后就是他們沖過來騎射,大面積屠殺山東軍的時間
迫不得已之下,沈墨讓營地里所有的戰馬,全都在戰士的幫助下倒伏于地等到蒙古兵沖到射程之內,他們的騎兵弓立刻就會對這些寶貴的戰馬做出大量殺傷。到了那個時候,沈墨沒了戰馬就會永遠被困在這里,想沖都沖不出去了。
而與此同時,沈墨也立刻重新布置營地的防御。他讓山東軍士兵分成兩班,輪換著射擊和休息在這種情況下,弩箭的密度一下子就稀薄了下來。
隨即,反應靈敏的蒙古軍隊立刻就增加了壓力。他們的隊伍開始向著百米線之內不斷的迫近
不過這樣一來,隨著雙方的距離接近。蒙古兵馬匹之間的密度也就越來越密集。他們的戰馬來回兜圈子瘋跑的空間,也變得越來越小。
這樣一來,鋼臂弩的殺傷效能立刻就開始提高。可是與此同時,蒙古人的騎射功夫終于有了用武之地
當這些蒙古人天下無雙的騎射之術終于施展出來的時候,山東軍的陣地中,立刻就開始出現了大量傷亡。
這些蒙古人隨手發箭,幾乎是箭箭命中,沈墨面對這些士兵,竟然每一個人都是神射手
他們拉弦的手指縫里夾著羽箭,握弓的手上也攥著一大把箭支。在縱馬疾馳之際,他們幾乎連連看也不看的隨手拉弓,就能精準的射中目標
山東軍士兵們即便有著鎧甲和面甲的防護,卻依然在暴雨般的羽箭射擊下,紛紛被射殺倒地
書友群,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277600208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