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之前的通州,別說要一匹絲綢,就是要十船八船他們都可以隨時拿得出來。
不過現在敵我雙方正處在交火期間,像是絲綢這樣過去隨手可見的東西,卻是變得不好淘換了。
唐天璣看來也很匆忙,他拿上了條子之后也立刻帶著自己的兩個徒弟,去倉庫里翻絲綢去了。
此時就在他們的腳下,數千金軍部隊正在飛快的穿過地道,向著大圖書館的后方穿插而去龍女體育館前,此時正有一名傷兵被自己的戰友抬著,走進了這座要塞。
由于這里防御極其堅固,所以城外的野戰醫院就設立在這里。
這位傷兵是剛才在大圖書館那邊作戰時,被磚墻倒塌后,砸傷了頭的一個夜戰小隊戰士。
現在兩個戰友抬著他一路穿過了體育館大門,之后又順著通道一路走進了綠茵場上。
一進來之后,眼前的景物立刻變得豁然開朗。
這三個人同時都體會到了運動員入場時,那種萬眾矚目的感覺。
四下里滿眼全都是看臺,他們立刻就好像身處在數萬人的注視之下一般。
當他們繞過了一個寬大的馬圈時,抬擔架的兩個戰士還心疼的看了一眼馬圈里的草坪。
如今那里所有的草皮都已經被馬蹄掀開,變成了一片泥地。
看這樣子估計等打完仗以后,再想恢復比賽可且得費工夫了。
在擔架上,受傷的這個家伙名叫李二牛。
他腦袋上挨了一磚頭之后,雖然傷口不住的流血,還有點暈乎乎的,但卻笑嘻嘻的看不出有多難受的樣兒。
要說這些夜戰小隊,他們的成員組成也是十分復雜。
在戰前,他們要不就是各大商社的保安,要不就是工廠保安隊的成員。
總之都是些摸過步槍、熟悉射擊技術、但卻不是正規部隊的戰士。
在戰爭爆發之后,這些人仗著地形熟悉、射擊精準,所以組成了小隊參加夜戰。
這里面當然就數各工廠的夜戰隊人數比較多,當然像龍血小組那樣四五個人的也有。
李二牛今年二十五歲,平時就屬于沒心沒肺、嘻嘻哈哈的那種人。
這次他受的傷也沒多重,如果不是傷在頭上他都懶得躺擔架,自己走著就來了。
所以在這一路上,他還跟著抬擔架的兩名隊友聊天打屁,嘴里就沒有閑著的時候。
等他們一路進了野戰醫院之后,他們又穿過了一排潔白的帳篷,之后兩個人把李二牛抬到了一個寬闊的大帳里。
這次戰斗中受傷的士兵很是不少,于是這里就診的傷兵也被分成了輕重緩急,由大夫分批救治。
那些身上受了輕傷的橄欖球隊員們,正在興高采烈的組了隊,用各自國家的語言談笑,弄得帳篷里面亂哄哄的。
這個帳篷的占地面積大概有方圓六七丈大小,里面是一大片病床,很多已經得到醫治的傷兵還躺在那里休息。
等到李二牛被他的同伴放下之后,因為他的傷勢不重,所以也只好等著。
這時,抬著他的兩個人到了地方就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