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高六六做夢也沒想到,有一天他會成為一個戰士。
在他加入沈墨的陣營之后,原本他想憑借著之前的本事為統帥服務,甚至成為統帥的貼身近臣。
結果他也沒想到,一回到通州,他就被沈墨扔到了崇明島學校里。
按照沈墨的話來說,他之前那套伺候人的本事,沈墨根本就不需要。
而且沈墨還讓蕭高六六憑著他的興趣找到自己喜歡的學科,學一樣真正有用的本領。
于是,這位前東夏國王蒲鮮萬奴宮里的弄臣。
一向以搜羅美女、擴充后宮著稱的蕭高六六,就此成了崇明島上的一個學生。
在這之后沒多久,他就在守衛崇明島戰役中拿起了步槍,變成了守衛工廠的一名普通士兵。
其實說士兵還是好聽的,理論上來說他并不在編制之內,相當于是崇明島武裝民兵中的一員。
崇明島之戰結束后,他又被李慕淵用船帶到了長江以北,然后他就被扔到了軍官突擊培訓班里學習了幾天。
之后他被分派到了石港場,搖身一變,成了一位管理著三十多人的排長。
在蕭高六六的手下有三個步槍班,全都是剛歸順不久的東遼軍。
這支東遼軍總共有一千人,叫做“契丹颶風營”。
雖然名字起得挺好聽,而且隊伍里士兵的素質也很過硬。
但他們在通州這一系的軍隊里,還是處于最差勁的一類。
因為這些契丹颶風營戰士,雖然是從數萬俘虜之中經過了東遼東夏之戰,是在血腥沙場上淘汰洗煉出來的,每個人在肉搏技能上都堪稱是以一當十。
但是他們實際上卻還沒能完全融入進通州的軍隊體系。
從步槍手榴彈等各種新式武器的使用技能,到軍規和軍令的理解跟執行,他們都稱不上是一只合格的通州軍。
甚至連他們的語言都是個問題,到現在軍隊中還有不少人在用契丹語交談。
他們很多人對于長官用漢語發出的命令,有些士兵只能簡單的理解,稍微復雜一點的命令立刻就是一頭霧水。
所以當通州守衛戰的形勢越發緊張的時候,眼看著部隊人手非常缺乏,當李慕淵啟用了這支颶風營之后。
這位總指揮第一件事就是辦了一個培訓班,把所有能塞進去的人全都做了一次短期培訓,然后分下去到颶風營里擔任班排長。
在當時那些學員里面,蕭高六六的成績其實并不算好。
而且他胖得像棗核一樣的體型,也跟通州軍人的形象大相徑庭。
沒奈何這家伙頭腦極其聰明,東夏又跟東遼接壤,所以他的契丹語也不錯。
另外他雖然打仗并不厲害,但是跟自己手下的士兵溝通卻沒有任何問題。
所以這個昔日膽小慎微,一肚子一鬼心思的蕭高六六,居然也成了一位軍官。
可是當時的蕭高六怎么也沒想到,他竟然會遭遇到這樣一場戰爭。
也沒想到自己居然會在幾天之內,完全變成了另一個人水晶宮大廈上,炮擊的隆隆聲剛剛響過,石港場經濟區的廢墟里,作戰了一夜的颶風營開始成建制的一支一支往回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