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軍的這種火龍炮,裝填的時間簡直長得讓人揪心。所以他們才打了一輪,就眼看著倒打工事和城墻間的那些蒙軍士兵,瘋狂的向后逃竄,眨眼間就跑了個精光。
此時的阿勒坦坐在馬上,看著自己的部隊在城墻下死傷慘重,他卻是面無表情的搖了搖頭。
“這座城里的守將還挺有兩下子全軍后撤扎營”
阿勒坦毫不猶豫的命令自己的部隊,撤退到了兩里之外,扎下了營盤。
這場持續了一上午的攻城,也終于在雙方付出了慘烈的傷亡之后,暫停了下來。
此時城上的完顏陳和尚,也向著完顏承麟和斡雷及達,仔細講述了他修建在城下的這些工事的結構。
火龍炮的射程大概是一百三十米左右,要是打無防護的目標,一百五十米外就很難穿透蒙軍的皮衣。在實戰中,超過了一百米之后,鐵砂打在甲葉上幾乎就不能造成什么殺傷了。
但正是因為這種火炮發出的鐵砂極為密集,所以一炮轟過去,往往總有幾粒鐵砂會鉆進沒有鎧甲防護的地方、或是甲葉間的縫隙里。
正因為金國人的鑄造技術不過關,所以火龍炮所能承受的膛壓是非常低的。因此他們使用火炮的時候,也跟沈墨走得是完全不同的兩條路線。
通州造的火炮,發出去的霰彈個個都有桂圓大小。巨大的膛壓賦予了它們強勁的動能。
往往一炮400枚霰彈轟過去,一兩百米的范圍內,每顆霰彈都可以穿透兩名以上敵軍士兵的身體。就算是他們身上穿著多厚的鎧甲也沒用。
而金軍的火龍炮,則是明顯承受不住這樣的壓力。所以他們干脆就以多取勝。
在他們每一發火龍炮發射的時候,都會發出成千上萬綠豆大小的鐵砂
這些鐵砂由于質量較輕,所以存能不足,造成了它們雖然密集卻是射程極短。
但是這些鐵砂卻是無孔不入,只要是在火龍炮的射程范圍內,不管你防護怎么嚴密,你總會在某個地方挨上幾粒所以這玩意兒對于敵軍來說,真是一種討厭之極的武器。
完顏陳和尚這次正是利用了火龍炮的這種特性,在城下安排了兩道隱蔽型的工事。
其中的第一道,就是剛才在城墻百米外,向著城墻這邊發射鐵砂的倒打工事。
這條倒打工事,基本上就是在地上挖出一條深深的壕溝,然后在它上面再架上木頭培上土。再澆上水,使得寒冷的天氣將上面的蓋子凍得堅硬如石這個工事就建成了。
而第二道工事,幾乎跟前面的一模一樣。只不過它的位置卻是橫在城墻根下,向前大約30米的地方。
這道工事跟第一道是平行的,而且大小寬窄都差不多。只有一點,就是它的隱蔽射擊孔是朝向了城外的方向。
完顏陳和尚修筑這第二道工事的目的,就是在金軍一旦想要破壞第一道工事的時候,里面的士兵就可以順著地道后撤,退回到接近城墻的第二道工事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