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蒙古大軍只好無奈的再度退回到出發地。
在這之后,他們一面用投石機不斷的發出散裝的石塊,讓城內的金軍無法靠近那道壕溝和兩側的城墻上方。
同時他們派出了大量的契丹仆從軍,開始舉著盾牌頂著弓箭,用人力填埋這條壕溝。
又是一天的時間,當這條壕溝終于被填滿后,蒙古大軍終于再次越過了它。可是當他們跨過了第二城墻所組成的突破時果然不出所料
這一次,連蒙古兵都知道他們將會看見什么了。就在第二道城墻倒塌后形成的土坡后面,果然又出現了一條一模一樣的壕溝
就在蒙軍的目光順著這條壕溝向外,朝著遠處延伸時。他們居然看見了數千名民夫手里正拿著鋤頭和鏟子,扛著梯子飛快的向著遠處跑去。
很明顯,他們眼前這條溝就是在不久之前才剛剛挖出來的,甚至還沒有完全竣工
也就是說,隔著一道土坡。當那些蒙古軍的戰士在填埋壕溝的時候,對方卻是在拼命挖溝這種情景真是讓人想起來,越琢磨越是讓人哭笑不得
在他們目光投向的更遠處以后,發現那里就是南京城中的街道和房屋。
也就是說,等他們越過了這條壕溝之后,蒙古人進軍南京城的腳步,就再也沒有什么東西可以阻礙了,這就是他們所要闖過最后一關
于是,就在蒙古人繼續填埋了這條“最后溝”之后大批的蒙古軍終于還是得以沖進了城里。
可是,當他們歡欣鼓舞的沖進南京城時。這些蒙軍戰士才發現,現在距離他們歡呼慶祝勝利的時候還很遠他們面前的這座南京城,已經被人改造得面目全非。
接下來,他們不知道要花費多大的時間和傷亡,才能拿下這整座南京
城里面,在完顏陳和尚的主持下,南京城周邊的九座城門已經被人用土石填塞得嚴嚴實實。
即使蒙軍占據了整面城墻,他們想要進城,也只能通過投石機砸出的那個豁口,或者是用云梯爬城。
要是想走門不好意思,這兒沒門
與此同時,整個南京城里面的所有民居建筑,都已經被改造成了一個巨大的防御陣地
在這座防御陣地里,組成它的各個部分,就是南京城內的各坊。
“坊”這個詞在后世已經很少用了,就是因為隨著城市建設的需要,它已經不在重要,所以就慢慢的消失了。
到了現在,只留下了“街坊鄰里”這樣的詞。代表著“坊”這個東西,還在我們的語言里流傳。
可實際上,古代的“坊”可是非常重要的。
在歷史上所有的坊里,最有名的應該就屬唐代長安城里的“平康坊”了。因為那里是唐代長安城里的紅燈區注意大家不要想歪了。
因為要是沒有平康坊這個地方的話,所有的唐詩大概要減少一半因為他們絕大多數都是在平康坊里寫成的。
這個我相信大家都懂,男人喝了酒身邊再有幾個美女,那才華還不是“呲呲”的往外噴
書友群,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277600208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