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在一年之后,朝廷可以自動將變革后的商稅,重新恢復到原來的狀態。
可是到時如果真像沈墨所預料的那樣,朝廷能收到三倍以上的商業稅。那么這次革新后的稅制,就將作為永久性政策,在大宋境內開始實行。
人家都拍胸脯保證了,而且還愿意拿自己的錢來跟你對賭,這些文武百官又能拿出什么來,跟沈墨唇槍舌劍的對決
可是在這些人啞口無言的同時,卻有另一些人張牙舞爪的跳了出來,明目張膽的跟沈墨對抗。
首先就是那份由文官集團和儒家學界合作創辦的報紙儒林要聞。
他們在沈墨上奏了革新稅制的奏折之后,第二天反駁和詆毀沈墨的文章,就在報紙上刊登了出來。
當臨安的百姓拿到這份儒林要聞的時候,映入他們眼簾的就是一連串拳頭大小的黑體字
“妄改稅制、與民爭利”
接下來報紙的內容就是連篇累牘的訴說著,沈墨手下的走狗淮揚商團,開始要利用他們主子的勢力盤剝百姓了
他們妄圖改變大宋祖宗舊制,打算把天下所有養蠶繅絲的人家全都逼得家破人亡,等等這一類的謠言和詆毀。
期間盡是穿鑿附會和無恥的污蔑,真是無所不用其極。
可是創辦儒林要聞的大宋學界大儒,還有朝廷中的那些反對沈墨的大臣,卻萬萬沒想到。當臨安人見到了這張報紙上所說的內容之后,他們做出的反應,竟然跟自己想象的截然不同
他們沒有義憤填膺,也沒有對沈墨的行徑加以指責和聲討。當這些報紙一經發售之后,最明顯的反應就是臨安城內所有的綢緞,幾乎都沒人買了
之所以造成了這個讓人啼笑皆非的結果,原因就是所有百姓一看到報紙,就知道通州沈郎又開始向著絲綢業動手了。
于是他們腦海里第一件反映出來的事就是,這件事兒跟茶業風潮出現的時候幾乎一模一樣。也就是說絲綢要降價了
現在臨安茶葉價格,跟去年相比一斤還低了一百七八十文呢
這些臨安百姓們立刻就意識到,只要自己忍住這幾天不買絲綢,說不定沒過多久,絲綢價位就能跌到原本的五六成
至于說百姓們心懷憤怒,或者是誤解了沈墨的行動,這樣的人可真是不多。
在這之后還沒等到當天中午,臨安日報就隨即加發了號外。
這一次的臨安日報社主編張天如動作極其快速,在幾個小時之內就完成了定稿和印刷。
在這之后,當臨安日報的號外鋪天蓋地的在大街小巷上開始售賣時。百姓們一拿到這張報紙,隨即就看見了上面的大字標題
“與民爭利,還是為民奪利”
“大宋桑蠶業百姓生存現狀調查不忍目睹”
“我們買絲綢時多花的那些錢,都養肥了誰”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網址,新網址新電腦版網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網址打開,老網址最近已經老打不開,以后老網址會打不開的,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647547956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