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墨這次的打擊讓他們猝不及防,所以他們勢不如人的情況下,以他們一貫的德性,又開始想著如何算計沈墨了。
于是在朝議結束后,這些人分門別類按照各自的派系和師承湊到一起,開始琢磨今天這件事。
次日沈墨就拿著圣旨從臨安返回通州,準備進行他第一步變革軍制的計劃。
沈墨首先選定的目標,就是跟他比鄰而居的淮南西路。
淮南西路和淮南東路都在長江以北,兩個地方就像是肩并肩的一對兒兄弟。
只不過在沈墨的淮南東路,早在他到達那里之前,就有揚州高郵這樣的魚米之鄉。而淮南西路則是山脈高聳,河流縱橫,所以人口數量和經濟水平都比淮南東路差了不少。
等到沈墨入主通州之后,兩者之間的差距就更是天差地別。所以沈墨也將這個離他最近的地方,確定為自己的第一個目標。
在這之后,沈墨就開始著手布置這次行動。
淮南西路是軍事改制的第一步,這個計劃能不能順利實施,就看這第一步走的如何。所以沈墨對此極為重視,準備親自到淮南西路那里推進軍隊改制。
于是在這之前,沈墨給他所有準備帶到淮南西路的人,做了一次突擊培訓。
今天就是如此,眼看著部隊正在積極準備出發,沈墨在崇明島上的總參謀部里,召集了這次參加行動的所有人員。
天氣漸漸炎熱,窗外的陽光被藍色的薄棉布窗簾擋住。會議室的門開著,一股穿堂風讓屋里的人覺得分外涼爽。
在這間會議室里,沈墨站在最前面的講臺上講課。下面的人像是小學生一樣,各自拿著本子在做記錄。
這里的人幾乎都是沈墨手下的新一代將領,他們就是沈墨要帶到淮南西路的班底。
之所以沈墨要像老師教學生一樣對他們做培訓,就是因為在沈墨親手把淮南東路梳理好之后,這些人就要奔赴大宋各地。他們要把每一路軍兵,都用老師的方法梳理整頓好。
畢竟大宋天下這么大,沈墨不可能每個地方都親自去,那樣效率就太低了。
所以他的這些弟子們人,在跟隨老師到淮南西路實習過后,就將奔赴各個地點,實施軍事改制。
如今沈墨的部隊,基本上第一批剛剛起家時的武將都已經成熟起來了。
在這里,常春遠帶領成都軍鎮守臨洮路,負責威脅蒙古側翼。
蜀山軍由趙錦屏帶領,駐地是黃河岸邊的楚州城。他是金國在蒙古的進攻壓力下,崩潰后的最后一道屏障。
巴山軍是騎兵軍,由鐘與同帶領,駐扎在利州東路,防備蒙軍在漫長的西北國境線上發起突襲。
然后淮揚軍團由姜寶山帶領,鎮守通州作為防御力量。最后的山東軍,主帥依然是楊妙真將軍。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網址,新網址新電腦版網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網址打開,老網址最近已經老打不開,以后老網址會打不開的,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647547956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