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巴山軍是鐘與同率領的騎兵軍團,而蜀山軍則是可以用戰馬快速移動的山地步兵,更何況他們進軍的西路,就位于臨洮北面。
沈墨早早的將他們布置在臨洮路的作用,直到數年后的今天才逐漸體現出來。
這些巴蜀子弟在荒涼苦寒的臨洮路已經集訓了四五年,對西北酷寒干燥的氣候和周邊的地形地貌,現在都是非常適應。
所以他們這支西路軍有了這樣強勁的部隊,再加上姜俞馨元帥的帶領,想必打起仗來一定是犀利迅猛之極。
之后就是東路軍,帶領這支部隊的是楊妙真將軍。
她的部隊里也包括三支軍團,其中兩支就是山東四軍被沈墨帶走兩支之后,剩下的紅興軍和傲興軍。
除此之外第三支部隊,則是料理完了臨安事務之后,一路向北趕來的臨安軍團。
這其中的兩支山東軍過去曾在大名府、河間府一帶轉戰。加上山東軍戰士作戰時并未遠離自己的家鄉,絕不會出現不適應的情況。
另外臨安軍雖然是新成之軍,實際上成立也已經超過了四年。這次歷經了內部叛亂和臨安大戰的洗禮,部隊中的戰士斗志極其高昂,戰斗力也是非比尋常。
如今沈墨的九大軍團、三路大軍就要開始北伐。在三路進軍時,部隊的配置經過了沈墨的深思熟慮,已經是毫無問題。
不過在將領方面,他還要多費一番腦筋。
現在而言,需要讓沈墨花心思的。就是楊妙真率領的這支東路軍了。
因為在這三支北伐軍當中,北路軍的領兵元帥是沈墨本人,麾下是帶領淮揚軍團的姜寶山,還有山興軍王云峰、東興軍楊清岳。
大家一聽這配置就知道,三位戰將全是沈墨親手教出來的弟子,而且還都是沙場老將,所以這支軍隊的將領配置十分讓人放心。
而另一邊的西路軍,姜元帥手上的三名戰將則是常春遠、鐘與同和趙錦屏。那就不用多說了,從指揮水準到戰將能力,自然也都是毫無問題。
可是在楊妙真的這邊,除了楊妙真本人擔任東路軍元帥之外,她手上除了臨安軍李慕淵之外,剩下的兩名將領卻是令飛揚和馬英。
說實話,這里邊的令飛揚還是不錯的,馬英就讓沈墨稍稍有些不放心。
沈墨擔心,一旦這支東陸軍被迫分兵,或者是需要三支部隊單獨行動時。要是其中一個領軍大將稍稍弱一點,就有可能出現問題。
不過一個人卻在這個時候及時出現,使得沈墨大喜過望的解決了眼前的難題。
此人就是完顏陳和尚。
完顏陳和尚在大軍出發之前,就主動找沈墨請纓,說自己想加入東路軍的隊伍。他說自己可以作為軍中謀士,替楊妙真參贊軍務。
按照完顏陳和尚的說法,他自己就是舊日的金國將領,對金國的山川地勢、人員將領都非常熟悉。
按照完顏陳和尚的話說,到軍校去學習軍事雖然勢在必行,但卻并不急在一時。不過這次北伐,楊妙真的東路軍所行經的一線上,那可都是他完顏良佐的主場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網址,新網址新電腦版網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網址打開,老網址最近已經老打不開,以后老網址會打不開的,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647547956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