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這位楊清岳將軍,是屬于那種明知道我做到三分就可以守住這座城關,他卻偏偏非要達到十分的那種人
所以現在,擺在蒙軍闊闊不花將軍面前的這座獨石口,十足就像是包上了一層帶刺的荊棘除非他別往前走,只要他一伸手就會被扎得滿手都是血
蒙軍的火炮又不是開花彈,全都是鑄鐵的實心彈。這樣的炮彈對于這鐵絲網和地雷,還有戰士的戰壕起不到絲毫破壞作用。
而蒙軍部隊向前攻擊之際,卻要頂著城上炮兵射來的炮彈,還有戰壕里射來的步槍子彈,拿生命的代價靠近那片鐵絲網
他們雖然知道這些鐵絲網,只要他們甩出繩索抓鉤就可以拉斷。可是蒙軍的戰馬卻在地雷和陷馬坑的折磨下,怎么也無法靠近那片鐵絲網。
更何況在鐵絲網中間,還有通州軍的步兵戰壕自己這邊的弓箭夠不著人家,可是通州軍卻可以用精準的步槍射擊,挨個地給他們點名
沒過多久闊闊不花就意識到,他要是想讓火炮推進到射程內,就要沖破這片鐵絲網。而這片該死的鐵絲網,卻不知要讓他付出多少死傷的代價
自己這次一共就帶來了三萬人,在這些天的進攻中雖然傷亡還不到兩千,可是他面前的獨石口卻像是一面每每撞的他頭破血流,卻巍然不動的南墻。照這樣下去,他怎么才能攻下這座城關
所以闊闊不花現在是越打越沒信心,想要放棄卻又是心有不甘。
于是他一邊每天派出軍隊,嘗試找到敵人封鎖線的漏洞,一面在苦苦思索,該如何打破面前的僵局。
可是他卻不知道,他在這里耽誤的時間越長,他這支隊伍就越危險
果然,就在他進攻獨石口到了第三天的時候,猝不及防的危險,就在闊闊不花和他的部隊頭上降臨了。
楊清岳鎮守的這座獨石口關城,位于后世的河北赤城縣北,是燕山山脈上的一座重要關口,有“上谷之咽喉,京師之右臂”之稱。
因關口處有一座拔地而起的孤石,此關因此而得名。在那塊聳立于關前的巨石上,鐫刻著“突兀孤秀”、“一石飛來”兩行大字。
不過闊闊不花不認識漢字,所以他始終都不知道那上面寫的究竟是個啥。
這座獨石口之所以異常險峻,是因為它坐落在南北流向的兩河之間,在它的左面是黃龍河,右面是青龍河。獨石口關城的位置背靠蜘蛛山,所以在民間有“二龍戲珠”之稱。
獨石口以“朔方屏障”馳名天下,在后來明代“土木之變”的時候,獨石口曾被蒙古瓦剌部攻破。
當時有一名叫田坤的千總死于戰斗中,他的女兒率兵浴血奮戰最后寡不敵眾,被圍逼在關口南面的山崖上。
最終這位姑娘不甘被俘受侮,縱身跳崖殉國。后人為紀念這位巾幗英雄,將此崖命為“舍身崖”。
當然,現在山河城關依然在此。不過那片舍身崖,此時還不叫這個名字。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網址,新網址新電腦版網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網址打開,老網址最近已經老打不開,以后老網址會打不開的,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647547956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