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如一見這兩國皇帝身邊的近衛都是通州軍,他立刻就知道,自己十有是猜對了
就見那位金國皇帝完顏承麟身邊,還有一位大臣打扮的金國使者。一邊坐在馬上向前走,一邊展開了手中的一卷圣旨,高聲向著周遭的百姓宣讀著什么。
看他的樣子,似乎是將這卷圣旨周而復始地念了一遍又一遍。他們經過此地時,街道兩邊的臨安百姓也全都安靜了下來,在遠處山呼海嘯一般的歡呼聲背景下,大家全都在傾聽著那位使者念誦的內容。
他們也想知道,這位金國皇帝到底是過來觀禮朝賀的呢還是被沈郎抓來的俘虜
隨即,這個答案就揭曉了。張天如只聽得那位使者大聲念誦道
“從來帝王之治天下,未嘗不以敬天法祖為首。
“朕自即大統,于外未柔遠能邇、共四海之利為利。于內愧稱休養蒼生,以天下之心為心。”
“朕曾聞,凡明君者,保邦于未危、致治于未亂,夙夜孜孜,寤寐不遑。為久遠之國計矣,朕未敢稱近之。”
“今朕年屆三旬,在位五年,家國俱危、舉世騷然,實天地宗社不佑,非朕涼德之所至也。”
“朕自御極至今,四海難稱安靖,天下未能安樂,朕心亦凜然。”
“臣下可仕則仕,可止則止,年老致政而歸,抱子弄孫,猶得優游自適。為君者如舜稱無為而治,禹乘四載胼手胝足。此崇尚無為、清靜自持,朕可效之乎”
“昔漢高祖系泗上亭長,梁武帝亦草創英雄,皆應天順人,撫有甌宇。因見凡帝王之位,自有天命命之”
“今聞大宋天子,上擬三代明圣之主,致四海宇內升平,唯古今純全凈美之君。是以奉國祚于天南大宋,若能惕心保全、黎庶俱安,朕亦欣然。”
“朕遂于今日,奉還大統,拜服天朝,退皇帝位。即喪輿制,布告于外,咸使聞知。”
“天興四年一月廿日”
等他這一段圣旨念差不多念完之際,整個車隊都已經漸漸遠去了。
張天如甚至都沒來得及聽另外一位西夏使者,大聲宣讀的圣旨內容是什么。反正據他估計,肯定兩道圣旨的意思差不多。
而這時這兩封圣旨里的內容,言辭高古,聽起來分外文雅,周圍的百姓也聽得一頭霧水。于是他們下意識的就把目光投向了張天如他們這伙人。
因為張天如和他手下的記者,穿的都是白色的文士服飾,大家覺得他們一定能聽得懂。而張天如也才從剛才震驚中醒悟過來,連忙向大伙解釋道
“這圣旨里邊的意思是那位金國皇帝說,當皇帝也要夠資格才行,但是他做金國皇帝明顯做得不夠好,所以心里覺得有愧于天下。”
“然后他說當臣子的都可以卸任回家,頤養天年。這韃子皇帝覺得自己反正干得不好,還不如不干了。他要回家當一個富家翁,想讓自己更舒服點兒。”
“然后下一段,他又說聽說咱們大宋天子很厲害,國家治理得不錯,所以決定把他的大金國,舉國獻給大宋”
張天如說到這里時,周圍的百姓已經下意識的大聲歡呼起來,弄得張天如接下來的話都快聽不清楚了。,,大家記得收藏網址或牢記網址,網址,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請加qq群647377658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