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有些有識之士,已經是早有心理準備。畢竟沈墨之前帶著這么多軍隊進入臨安,使得有些人已經猜到了大宋的天,怕是要變了。
可是對這些人而言,卻并未覺得眼前的這件事有什么不好。因為畢竟這種和平移交政權的禪讓方式既不動刀兵,又不損傷百姓。甚至連當事人的大宋皇族也可以平平安安的度過危機,這肯定比兵亂一場,弄出個血淋淋的宮闈血案要好得多。
而更多的臨安百姓,則是因為平日里受到過很多沈墨的恩惠,所以對此事這態度也是歡欣鼓舞。
在這些百姓里面,有的是因為沈墨數次帶兵營救臨安,在金國人手里和趙與莒的手里把臨安挽救出來,讓百姓們轉危為安,所以對沈墨心懷感激。
而有的則是一些生意人,因為沈墨的稅制改革使得他們在做生意的時候免受官府的盤剝,在最近這幾年來日子好過了不少。
更有不少臨安老百姓,都切身經歷過沈墨改革經濟之后,市面上各種生活用品物價被平抑下來的場面。
這種情況下,他們也都對沈墨執政之后各自生活的改善,充滿了期待。
由此在民間,對于禪讓這件事的風評還是不錯的。
除了一些思維守舊的酸腐儒生,還在念叨著什么國之將亡、必有妖孽。或是在暗地里罵著沈墨奸賊篡取皇位,逼迫天子,勢必不得好死之類的話。基本上民間的風向還是向著沈墨這一邊的。
而至于沈墨要做的事,就更是千頭萬緒,復雜到了難以想象。
首先就是政權的中心要從通州挪到臨安來,就這一點就需要大量的統籌工作,還有無數的人員和工作單位需要搬遷。
所以如今在沈墨的陣營里,就像是螞蟻搬家一樣,成千上萬的單位正在從通州向著臨安方向轉移。
多虧了姜俞馨姑娘才華如海,把這一切籌備的井井有條,才沒有在一時之間造成混亂。
沈墨的家眷全都搬到了臨安,因為要避嫌,所以她們不能住在皇宮大內。而趙與芮特許他們搬進西湖邊御花園的圣旨,也被沈墨規規矩矩的交了回去。
于是沈墨在臨安城內尋了一戶高官變賣的宅院,就算是把家宅安定下來了。
在這里邊,陸云鬟幾位夫人也是多日沒見到沈墨這位郎君了,所以剛搬來的時候,家里著實熱鬧了好一番。
除此之外,還有無數通州一系的官員和沈墨昔日的弟子,都在進行著最后的集中培訓。準備在新政開始實施之際,在朝堂上大展手腳。
他們這些人已經分門別類的被集中在一起,進行政務方面的培訓與強化。
通過密諜機構和朝臣中的高官,比如盧月大人整理出來的三省六部各部司的資料,以及大宋政務處理時的各項要點,全都在向著這些準備踏上政壇的新生力量頭腦中灌輸。
其實在這幾年之中,這些通州的官員們在政務方面,都已經是合格的辦公人員了。現在無非是在熟悉大宋官府的程序,以免權利移交到手中的時候,因為對大宋的執政流程情況不明造成誤會,或是因為不了解大宋官場的情況,因而造成決策錯誤。,,大家記得收藏網址或牢記網址,網址,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請加qq群647377658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