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就是皇宮中培養出來的繼承人,往往由于對民間疾苦的不了解和教育方面的缺失,導致他們執政時的能力十分堪憂。
在這里面沈墨從漢代開始,一直講到唐朝。列舉了很多在皇朝初期,統治者的智慧和才華十分驚人,可是到后來的幾代卻越來越差的例子。
他的論點可謂是有理有據,讓所有人都沒辦法反駁。因為歷史就放在那里,這是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的事。
在這之后沈墨又說到政治體制,往往在每個國朝建立初期,都想設立出一個完備周密,可以傳承千秋萬代的制度。
可事實上這些制度卻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的陳舊腐朽,里面的漏洞也被官場和民間那些聰明人紛紛洞悉。
沈墨將每個王朝末期統治者昏庸,國家暗弱,吏治的原因歸結于制度的陳舊和官員體系的腐朽。
集合上面幾點,沈墨提出了自己用新的政治制度來改變這一切,永遠打破三百年治亂循環這個怪圈的設想。
在沈墨的設想下,他所設立的新政權應該是始終充滿活力、吐故納新。制度也會隨著國情和實際情況,不斷的加以修正和改變。
加上新政下歷代的執政者,都是由政府選出來的精英人士。這就避免了國力停滯不前,或者是產生倒退的情況。使得大宋的政壇歷久彌新,始終都是一個充滿進取之心的政府。
在這個問題上,由于沈墨提出來的論據非常充足,這就讓人很難辯駁。再加上他本人謝絕了皇位,更是由此站在了道德的制高點上。這就使得對沈墨心懷不滿的人,也難以對他提出質疑。
念完了這一段之后,就見這些書生驚愕的相互看了一眼,心中都是驚疑不定。
話說在國朝初建的時候,每一個朝代都是想千秋萬代、永世傳承的。可是大家心里也都清楚,從古至今也沒有真正千秋萬代的國家。
所以沈墨這次的新政,雖然大家也不知道他是好還是不好。但是看完了這一段之后,有一點大家在心中卻是可以確認的。
就是這位元首最起碼是懷著一顆誠摯的心去做這件事的,不管結果如何,他的初衷總歸是好的。
隨后在文章中,張天如又像沈墨問起了他組建的新朝廷,施政的核心是什么。
沈墨向張天如答道他的新朝廷施政的主旨,就是以民為本。
新政將要使用那些愿意為民眾服務的精英來治理國家,力爭讓大眾百姓生活得安定幸福,并且讓大宋在民生、經濟、軍事等各個領域不斷的提升。”
這話或許在現代人的耳中聽起來一點都不稀奇,可是放在古代這些讀書人看來,就未免有些十分奇怪的味道了。
對他們來說,雖然歷代統治者都口口聲聲喊著讓天下民眾安居樂業。但是實際上朝廷的施政核心,都始終是維護著一家的統治。
所謂忠臣孝子才是他們竭力推崇的。而每一個王朝建立之初,都不免立足于讓自己活得更長。可是現在元首沈墨卻把百姓放在了頭一位。
他既沒有強調自己這個元首的尊嚴與正統,也沒有大談道德與德行。所以在茶樓中那些普通百姓和商人在大聲叫好同時,那些書生們臉上的神情卻是千奇百怪,不一而足。,,大家記得收藏網址或牢記網址,網址,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請加qq群647377658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