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6章一筆虧空代代穿、今遇郡守、胸藏利劍
這時的提舉常平司李大人,心里已經開始慌了。
他如此驚慌的原因,并不是因為庫房里缺少大筆存銀,而是因為這位趙金錠郡守根本就是個二愣子
為什么庫房里會缺這么多銀子難道都是這位提舉常平司李大人一個人貪墨的嗎實際上并非如此。
這涉及到古代官場上一個專用名詞,叫做“虧空”。
所謂虧空,就是賬面上應有的銀兩,和庫房里實際存在的銀兩不相符。
換句話說,像今天賬面上應該有三十一萬兩白銀,但是實際上只有兩萬兩的情況就叫虧空。
至于這虧空是怎么形成的,原因可就復雜了。不但說的時候很難說明白,甚至就連當事的官員也難以說清,這些銀子到底到哪兒去了。
虧空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在本地歷屆的官府中,那些官員由于管理財政不善或是大肆貪瀆造成的。
這個窟窿往往會隨著官員的升遷和調轉,還有新官員上任繼續撈錢,而被掏得越來越大。
通常在大宋的官場上,產生虧空是正常的。新上任的官員發現,賬面和實際庫房存銀的數量不符那就對了。要是一兩不差才是怪事
說到這里,我想可能有人會問了,既然如此,新上任的官員怎么可能忍氣吞聲吃下這筆虧空,甘愿自己吃一個大虧
可是實際上,卻是差不多每一個官員都會把虧空吃下去的。
這里邊可以舉個例子,當官員發現自己庫房跟賬面相比少了四萬兩銀子,這跟他心目中想象的數字可能是大致相符的。
然后他就會跟前任還沒走的官員坐在一起講講條件,雙方在暗地里做一個交接。
前一任官員雖然要走了,卻絕大多數都因為是要升官才走的,最起碼也是平調。
人家在官場上也是有一定的勢力和人脈的,要是這個時候,新任官員一嗓子嚷出來,說前任貪墨庫銀,這件事對誰都沒好處。
這位新任官員假如真的這么做了,那他這一生也就再也不要想著升官了,弄不好還會被同僚當楞頭青給踩下去。
所以在前后兩任官員交接的時候,通常都會展示一下自己的人脈和關系,就這筆庫銀的問題做出一些妥協和交易。
要走的官員,也許會把自己在本地經營的勢力和人脈、結交的一些朋友介紹給新任官員。或者是承諾和他成為盟友,雙方都擴展一下人脈靠山。
總之這位新任官員總會把這些虧空吃下去,等到他過幾年再調任的時候,再把這個擴大了不少的窟窿,扔給下一任就對了。
這種事已經在官場上,形成了約定俗成的規矩。就像是一排馬桶,每一個都有人坐在上面一樣。
只要大家誰都不起身,我調任了你馬上就坐上去,就不會有人會發現他們屁股底下的屎然后這位趙金錠郡守就來了。
現在的形勢是,郡守這個職務壓根兒就是全新任命的
這時的提舉常平司李大人才想起,趙郡守負責的可是整個郡的公務也有整個郡各部門的虧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