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成重重點頭。
王小喜帶著王學成到了貨場,“本想給你找個賬房活計,可是賬房都要熟人。你剛來,人家不知你根底,不敢用你做賬房。
這個貨場,需要一個貨物登記員,你是讀書人,做這個肯定沒問題。
每日做足四個時辰,一天的工錢是三十五文。十天領一回工錢。一個月可以休三天。你覺著怎么樣?”
“一天三十五文錢?”王學成口干舌燥,差一點說不出話來。
王小喜有點不好意思,“三郎,你別嫌少。你是新人,沒辦法,只能拿這個工錢。等你將來做熟了,可以和老板商量,工錢漲到一天五十文。”
“不不不,我不是嫌少。”
他是覺著太多了。
新民縣的錢怎么這么好掙?
太不可思議了。
只是做做登記,都不用下苦力,一天就有三十五文錢。
王小喜明白過來,大笑出聲,“等你考上秀才功名,在新民縣隨便找個活干,一天少說也有七八十文錢。
即便沒考上秀才,只要在山河書院讀過書,老板們都搶著要你,一個月掙二三兩銀子隨隨便便。節省一點,兩年時間,就能攢夠首付,貸款在二期買一套房子。”
王學成感覺腦袋發暈,這里的錢也太好掙了吧。
家里人要掙點錢,真是費盡了九牛二虎之力。有時候出了力氣,一文錢還掙不到。
就是縣城,掙錢也是極難的。
新民縣的物價,讓王學成備受打擊。
然而這里的收入,卻顛覆了他的認知。
原來,掙錢并沒有他想的那么難。
只要讀過書,在新民縣養活自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王學成跟著王小喜,去見了貨場管事。
貨場管事考了考王學成,還算老實。做事雖然慢了點,新人嘛,情有可原。干個幾天,想來速度就提上來了。
貨場管事當場拍板,“明早寅時三刻準時到這里報道。我們這邊主要是早上和上午忙,過了中午基本上就沒事。到了未時二刻你就可以回去讀書。月底要考試,記得提前請假。
我們這里包兩餐,早餐和午餐。明日早上過來領工作服。工作服不可以帶回家,干活的時候一定要穿工作服,不然大晚上誰認得清誰,認錯了人出了差錯誰都承擔不起。記住了嗎?”
王學成連連點頭,將管事說的話牢牢記在心頭。
最后,貨場管事拿出三方用工契約,“先簽半個月。干滿半個月,沒問題的話,我們再重新簽一份。”
經過王小喜普及的王學成,知道在新民縣無論是做工,還是租房,都要簽一份三方契約,拿到衙門登記。
辦好了手續,王學成如釋重負,總算找到了飯碗,不怕餓死,也不用擔心被房東趕出去。
王小喜帶著王學成離開貨場,“我看你沒印章,得抓緊時間做個私人印章。新民縣這里,干什么都少不了印章。對了,做印章只能去集市公房。其他地方做的印章不算數。價錢你放心,很公道。”
王學成牢牢記住,又連連感謝王小喜的幫忙。
要不是王小喜領路,他一個人來到新民縣,不知道要碰多少頭,吃多少虧才能順利安頓下來。
而且沒有王小喜作保,貨場管事不可能將登記員這份工作交給一個陌生人來做。
房東也不會以低廉的價格將房子租給他住。
王小喜妥妥的,就是王學成的貴人。
王學成默默打定主意,等領了第一筆工錢,他要請王小喜吃飯,作為感謝。
晚上,王學成和房東達成協議,每個月三十五文錢,包熱水,還有做飯做菜所需煤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