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少府也被蒙蔽了。
少府以為西北軍進行的西域貿易規模大約在百萬兩左右,至多不超過兩百萬兩。
殊不知,這都是魯侯聽取顧玖建議,特意給少府制造的假象。
西北大規模的貿易,瞞不過有心人的眼睛。
與其偷偷摸摸,不如公開一部分。
將少府拉入這個盤子里,分享利潤,等于是多了一層保障。
少府參與的生意,世人理所當然認為是得到了皇帝的默許。
既然皇帝默許,那就是合法貿易。
大家也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皇帝不動西北軍,大家也都和西北軍保持著你好,我好,大家好的關系。
等到哪天皇帝決定清算西北軍的時候,再落井下石也不遲。
劉詔告訴李大人,“李大人想要體面退場,讓父皇給你一點臉面,只有一條路,那就是西北!”
李大人緊皺眉頭。
劉詔問道,“大人就沒想過,父皇為何在這個時候動你?”
“自然是為陸侍中鋪路。”
“為什么要為陸侍中鋪路?”劉詔再次發問。
李大人恍然大悟,“殿下的意思是,陛下要動西北?”
劉詔笑了笑,“父皇動西北是遲早的事情,這件事交給別人做,父皇肯定不放心。父皇將陸侍中放在朝中歷練這么多年,或許一切都是在解決西北問題做準備。當然,這都是我的猜測。”
李大人搖頭又點頭,“殿下的猜測很可能成真。前些年,朝堂內憂外患,對于西北,無論是朝廷還是陛下都有心無力。
幾年下來,戶部終于做到收支平衡,今年風調雨順。這樣好的局面,只要能維持個三五年,陛下就會嘗試動一動西北。至于老夫,就是個被黑鍋的主。”
李大人發出一聲感慨,很心酸。
他心酸地說道:“朝廷內憂外患,天災人禍不斷,陛下將老夫提拔到中書令的位置,一來是陸侍中資歷不夠,還需要打熬。二來,天災人禍總得有人背黑鍋,老夫就是不二人選。
如今危機過去,天公作美,風調雨順,就該輪到老夫退場,陸侍中接棒,擔起中興朝廷的美名。這一切分明都是老夫打下的基礎,沒有老夫多年來殫精竭慮,就不會有戶部收支平衡,也不會有風調雨順。
結果一切努力,都是在替陸侍中做嫁衣。將來史書提起我二人,老夫怕是要落個倒霉蛋的名聲。陸侍中則是天選之子,中興之臣,不公平啊!”
李大人看透了真相,倒是沒有怨恨,就是不甘心,更多的則是心灰意冷。
一切努力,都是在替陸侍中做嫁衣。
一切美名,都和他沒關系。
越想,心頭越發酸楚。
他端起茶杯,一口飲盡。然后喪氣地說道:“明兒老夫就上本請辭,替陛下分憂。”
“李大人此言差矣!”
“殿下不用勸老夫,老夫已然看透,沒什么可留念的。”
“未必沒有轉機。”
------題外話------
還有第三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