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節省財力物力,又能收稅,還能分紅,美滋滋。
修路一事定下來,少府家令如釋重負。
他總算沒有辜負顧玖的托付。
吃人嘴軟,拿人手短。
得了好處,自然要用心辦事。
少府家令腳步輕快的離開了興慶宮,派人給顧玖送去好消息。
顧玖得了消息,就和劉詔嘮叨,“還是老祖宗心疼我,沒讓我費心,事情就辦成了。對那群江南豪商也算是有了交代。等開春天氣熱起來,就可以動工修路。”
劉詔說道:“老祖宗拿人手短,自然要用心辦事。”
顧玖嫌棄地瞥了眼對方,“你這人,把人心說得太壞。嘴上說話客氣點,老祖宗對我至少有六分真心,我可是很珍惜的。”
劉詔賠笑,“好好好,全都聽你的。我保證以后言語上對老祖宗不會有半點不敬。”
“這可是你說的,不可反悔。”
“若是反悔,本殿下就是小狗。”
顧玖哭笑不得,多大的人呢,還玩小孩子的把戲。
……
李大人日子很不好過。
因為他不是那么’識趣’,文德帝對他越發挑剔。
李大人整日板著臉,一副生人勿進的表情。
臨近年底,他火氣上頭,干脆上本請辭。
事先完全沒有和劉詔商量。
等到劉詔上朝,得知此事的時候,宰了李大人的心思都有。
西北大都督府還沒成立,李大人這個時候請辭,豈不是前功盡棄。
隔著大殿,劉詔甩了好幾個眼刀給李大人。
李大人不為所動。
他已經請辭,后悔也無用。而且他并不后悔。
既然橫推推不動,不如就以退為進。
陛下要他給陸侍中騰位子,那他就主動點,退位讓賢,好歹給陛下留下一個好印象。
這話,有點像是自我安慰。
事實上,的確是自我安慰。
李大人偷偷同陸侍中嘀咕,“本官退位讓賢,陸大人莫要趕盡殺絕。”
陸侍中斜了眼李大人,“大人說笑!”
文德帝很滿意。
李大人總算識趣了一會。
當然,在早朝上,文德帝還是做做樣子,挽留李大人。并且將他請辭的奏章留中不發。
李大人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將堅決請辭。
“臣老邁不堪,不堪驅使。已經無法替陛下分憂,請陛下準許臣乞骸骨。”
噗!
李大人臉色紅潤,中氣十足,皺紋都沒幾條,就口稱乞骸骨。讓那些七老八十,還站在朝堂上的老頭們怎么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