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徐聞。”
徐聞,原本是國子監的學子。
后來偷偷摸摸報考了山河書院,被國子監同窗發現,還在報名處大鬧了一場。
徐聞,如今是三元公楊先生名下眾多學生之一,也參加了今年的科舉。
山河書院同國子監的人,沒有不認識徐聞的人。
看他哭得像個孩子,很多人都是感同身受。
徐聞年近不惑,終于考上了。
王學成親自給徐聞辦的報名,對他比較熟悉。
他走上前,遞上手帕,“恭喜徐兄,榜上有名。”
徐聞抬頭,淚眼朦朧。
“你是?”
“我就是一無名小卒,我知道徐聞的經歷,很佩服徐聞的決心。”
徐聞接過手帕,擦拭眼角,“謝謝兄臺。我,我失態了,會不會給書院丟臉。”
“當然不會。大家只會替徐兄高興。徐兄可有安排?若是不嫌棄,一起回書院?”
“我,我還要回家一趟,家里還等著消息。我都沒敢告訴他們。”
“徐兄快回去。我替徐兄租一輛馬車。”
“謝謝!太感謝了。”
車馬行向來是哪里人多往哪里湊。
王學成一招手,就有一輛驢車趕過來,“先生坐車?”
“包車。將徐兄平安送回家中,這是車費。”
徐聞連連擺手,“怎能讓兄臺破費,我有錢。”
王學成攔住徐聞的手,“徐兄不要同我客氣。徐兄很快就是進士老爺,說起來是我沾你的光。讓我為你略盡一點心意,還請徐兄不要推辭。”
“多謝,太謝謝了。我們都是書院學子,將來一定要相互扶持。”
“徐兄說的對!”
王學成目送徐聞離去。
陳壯實和嚴辭來到王學成身邊,“王兄在教務處歷練了兩年,果然不一樣了。想當初,王兄初來新民縣,略顯木訥。誰能想到,幾年過去,王兄不僅能言善道,還擅長結交人脈。”
王學成搖搖頭,“你們都誤會了。當初是我給徐聞辦的報名,那天國子監的人沖到報名處想打他,我和護衛們一起攔在他面前。他當時說了一番話,如今想來,依舊令人動容。大家寒窗苦讀都不容易,能幫就幫。不過徐兄太能哭了,第一次見他,他在哭。這回又在哭。”
說起徐聞的哭,那可是很有名的。
大家哈哈一笑。
……
“夫人,成績出來了。”
丫鬟小雨一臉興奮地從門房跑來。
“趙公公帶來了好消息,說是山河書院完成了基本目標。”
顧玖一聽,難掩激動。
“快叫趙民發叫進來。”
趙民發給顧玖帶來了好消息,“啟稟夫人,書院上榜之人,共有三十一人。完成了當初定下的三十人目標。”
顧玖如釋重負,“不錯,不錯。相關師生皆有重賞。”
當初書院定下科舉上榜三十人的目標,顧玖生怕目標定得太高,壓力太大。責令書院不準提目標一事。
雖說不提目標,然而人人心中都有一個目標。
到今日,一直忐忑不安的心,終于踏實落地。
“國子監呢?國子監上榜多少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