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門外,群山起伏。</p>
初春,新芽吐綠,野花綻放,</p>
一條官道,蜿蜒向北。</p>
往日冷冷清清的官道,而今塞滿了車馬和人群。</p>
繡衣衛拿著雙倍俸祿,外加高額獎金,在官道上維持秩序。</p>
“左邊窩棚,免費。右邊水泥房,一間一月一百文錢。想住水泥房,就往右邊走。”</p>
“分不清左右你吃飯用哪只手吃飯的手就是右手,記住了嗎”</p>
“舍不得錢就去左邊窩棚,也能遮風擋雨,朝廷每日兩餐救濟。想吃三餐,就得自己掏錢。”</p>
“別堵在路上,后面還有那么多人,你這里一堵,后面全亂套了。”</p>
“趕緊走,趕緊走。看到前面鋪著紅布的臺面嗎去那邊報道,任何問題都可以問他們。”</p>
“為什么鋪紅布當然是為了醒目,這么多人,不搞點醒目的顏色,你們找得到地方嗎”</p>
“你識字,你找得到地方,不等于其他人都識字都找得到地方。行了,行了,別啰嗦。鋪紅布沒有譏諷誰的意思,純粹就是為了方便大家。”</p>
“你一個人,路上和家人失散幾個月的身孕已經六個月了嗎一個熟人都沒看到老王,老王,這里有個孕婦,家人失散,你帶她去登記,看看能不能找到她的家人。”</p>
“這邊還有三個小孩,也是和家人失散,全都帶過去。”</p>
“識字嗎看到前面那堵墻了嗎,叫尋親墻,上面貼著尋親名單,你去找找有沒有你認識的人。安置點太大了,好幾萬人住在里面,一個個找過去,不知道要花費多少時間。我們人手有限,你們要找人就去尋親墻。”</p>
繡衣衛們說得口干舌燥,嗓子冒煙。看在雙倍俸祿,高額獎金的份上,忍了。</p>
一直等到中午換班,才得以喘息。</p>
趕緊前往登記臺后面的公房休息,喝水吃飯。</p>
剛吃了兩口,就有人沖到休息室喊道:“快去叫大夫,有孕婦要生了。”</p>
“大夫都派出去了,一個都沒回來。”</p>
“那就叫一個回來。趕緊的,據說是難產,沒有大夫光靠穩婆可不行。”</p>
“我去叫。”</p>
胡三站出來。</p>
他是京城本地人,子承父業,加入繡衣衛已經有七八年。</p>
胡三和他父親一樣,都是沉默木訥的人。</p>
升官發財輪不到他們父子,苦活累活則少不了他們父子。</p>
上峰不重視他們,卻也離不開他們。</p>
上峰需要溜須拍馬的人,也需要有人干活。</p>
胡三就是干活的人。</p>
他放下吃了一半的飯菜,擦擦嘴,進了窩棚區。</p>
低矮的窩棚,密集又整齊的排列在山坡上。</p>
一行行,一列列,站在山頂上看去,極為壯觀。</p>
幾萬難民,都選擇住在窩棚區。</p>
當初朝廷預估會有四五萬難民涌入京城,顧玖也認可這個數字,所有的預算計劃都是在這個數字上做出來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