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難民安置點的窩棚,比起當年南城門外流民窩棚好多了。</p>
當年,流民窩棚,都是流民自己就地取材搭建,亂七八糟,歪歪扭扭,漏風漏雨,隨時都有可能垮掉。</p>
難民安置點的窩棚,全是統一設計,統一搭建。使用毛竹和曬干的稻草麥稈,結實耐用,拆卸方便。</p>
就是不透風。</p>
天氣一暖和,各種蟲子都鉆了出來。</p>
據說是因為窩棚區建得倉促,沒有足夠的時間將地面烤干。</p>
為了節省時間,只能直接就在地面上開始建造窩棚。</p>
潮濕的地面,加上稻草麥稈,最容易滋生各種蟲子。</p>
啪!</p>
曹家大兒媳一巴掌打在孩子的腿上,驚動了一屋子的人。</p>
全家人都盯著她。</p>
尤其是曹老爺,雙目噴火。</p>
大兒媳又委屈又畏懼,攤開手,手上有綠色的污跡,“有蟲子在大寶腿上爬。”</p>
曹許氏剜了眼兒媳婦,攪家精。</p>
曹家大兒子小心翼翼地說道:“爹,天氣漸漸熱起來。等到了夏天,這窩棚區的味道……繡衣衛說的話,不無道理。萬一發生疫病,我們一大家子人,難道都要死在這里兒子聽說,一旦發生疫病,不管有沒有感染,統統關起來,不準一個人離開。”</p>
曹許氏嚇得發出一聲驚叫,“當家的,家里的田,房子,鋪子……我們一家人可不能死在這里啊。”</p>
曹家大兒子又說道:“兒子聽說官道那邊的水泥房,只住了幾千人,那邊特別干凈,路面都鋪上了水泥。還開著各種店鋪。兒子有力氣有技術,給兒子一點錢,兒子就能將榨油坊開起來。榨出來的油,可以直接賣給安置點的人。有了榨油坊,我們一家就有了收入,不用擔心坐吃山空。”</p>
曹許氏連連點頭,“當家的,老大說的有道理啊。住在窩棚,不是長久之計。萬一這仗打個三五年都打不完,如何是好難道要在窩棚區住三五年嗎”</p>
全家人都眼巴巴地看著曹老爺。</p>
曹老爺下意識的捏了捏腰間,棉襖里面藏著金銀細軟。</p>
在全家人期盼的目光下,他宣布:“老大去官道那一邊找房子,只能租兩間。全家擠著住。”</p>
兩間屋,哪里住得下</p>
兒媳婦偷偷表達不滿。</p>
曹家大兒子卻急忙答應下來,生怕晚了,自家老爹又改變了主意。</p>
“再打聽打聽有什么營生。一家老小,總不能指望著那點金銀細軟坐吃山空。下苦力也好,開榨油坊也好,老大媳婦去軍服廠做針線活也好,總之,要有一個營生。丑話我先說在前頭,除掉房租,我不會再陶一文錢。吃喝的錢,全靠你們自己掙。掙不到錢,那就餓肚子。”</p>
不管將來會不會餓肚子,能搬出窩棚區,住進寬敞明亮的水泥房,都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p>
曹家大兒子起身,“我去租房子。”</p>
大兒媳興奮道:“我來收拾行李。”</p>
當天,曹家就租好兩間大單間。</p>
曹家大兒子租房子的時候,耍了個小心眼。</p>
他也是租房子的時候才知道,單間原來還分面積大小。</p>
小的如窩棚那么大一點,按下一張床,一個柜,一個桌,剩下的面積連轉個身都困難。</p>
大單間,足有三四個窩棚那么大。</p>
既然老爹出房租,又只給租兩間,當然是租最大面積的單間。</p>
當天傍晚,一家人做了登記,大夫檢查確定沒有病癥,順順利利搬進了水泥房。</p>
一排排水泥房,全是二層小樓,獨門獨院。</p>
每一套二層小樓,都自帶廚房茅廁和浴室,同窩棚區的條件比起來,猶如奢華豪宅。</p>
曹家全家人都很滿意水泥房的條件,唯獨曹老爺陰沉著一張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