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能順利將北榮趕出大周地界,也是一件值得全天下慶賀的事情。</p>
朝廷對邊軍將士,論功行賞。</p>
文德帝難得大方一回,從少府拿出百萬兩,作為戰后補償和獎賞。</p>
將士的獎賞,簡單。</p>
難的是如何賞賜魯侯還有魯侯的兒子裴蒙。</p>
裴蒙親率天狼軍,數次苦戰,斬首幾千,功勞甚大。朝廷不能不賞。</p>
然而,裴蒙已經做到了武將的頂峰。接下來只能封爵,才能犒賞他的戰功。</p>
這件難題,朝臣們無法決斷,只能將問題拋給文德帝。</p>
文德帝沒有表態。</p>
既不說賞,也不說不賞。</p>
倒是讓裴皇后召見了魯侯和裴蒙的家眷,給了賞賜。</p>
就連出嫁的裴蕓,也得到了裴皇后的召見。</p>
裴皇后的立場很為難。</p>
一邊是她的夫君文德帝。</p>
一邊是她的娘家裴家。</p>
文德帝既要用裴家,又要防著裴家。</p>
西北軍戰功赫赫,也就意味著朝廷再難轄制魯侯。</p>
幾個月后,北榮軍再次扣關南下,屆時如何是好</p>
“必須有人轄制魯侯和西北軍。”</p>
“李秉明無能,朕對他果然不能抱有太大希望。”</p>
“目前最要緊的事情,朝廷要如何封賞魯侯父子。”</p>
“絕不能封爵!”</p>
這是文德帝的底線。</p>
別的都好說,決不能給裴蒙封爵,也不能給魯侯升爵。</p>
陸大人給文德帝出主意,“不能封爵,只能金銀賞賜。”</p>
“多少金銀,才配得上魯侯父子的功勞”</p>
“微臣以為,不能少于十萬兩。”</p>
文德帝大皺眉頭。</p>
陸大人勸解道:“陛下,北榮王庭一直沒消息,幾個月之后,北榮大軍會再次南下。屆時朝廷還要指望西北軍。不能給爵位,金銀賞賜就不能小氣。微臣甚至認為,十萬兩都少了些。”</p>
“十萬兩還少”以文德帝的吝嗇,十萬兩已經是天文數字。</p>
陸大人建議,“陛下,微臣認為既然要賞,不如大大方方的賞賜。給他們父子二三十萬兩的賞賜又如何,不過是一點金銀。至少能堵住天下悠悠眾口,以免有人說朝廷苛待功臣。”</p>
“荒唐!朕何曾苛待過他們父子。”</p>
“微臣知道陛下沒有苛待過魯侯父子,可是軍中將領不知,天下百姓不知。這一回,不妨大張旗鼓賜下重金,以示朝廷對魯侯父子的重視。”</p>
文德帝皺眉深思,良久,他才點頭同意,“賜魯侯父子金銀三十萬兩,此乃朕和朝廷對他們父子的褒獎。此事朕就交給愛卿來辦,一定要大張旗鼓,讓天下人都知道,朝廷如何厚待魯侯父子。”</p>
若有一天魯侯造反,他將被天下人唾棄。</p>
朝廷如此厚待他,他還造反,人心所向,不言而喻。</p>
陸大人躬身領命。</p>
陸大人也是操控輿論的一把好手。</p>
他將所有報刊都利用起來,在報紙上大張旗鼓宣言朝廷對魯侯父子的賞賜。</p>
一時間,街頭巷尾都在議論朝廷對功臣如何如何大方,如何如何厚待。</p>
消息從南到北,傳遍全天下。</p>
百姓想法很樸素,聽到這個消息,都說朝廷夠意思。</p>
私下里,羨慕嫉妒魯侯父子的人,如同過江之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