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將購買憑證以及各種證件,用棉布包裹起來,貼身放著。
在約定的地方,等候其他難民。
眾人一會合,七嘴八舌,說個不停。
今兒是大日子,值得慶賀。
……
城南百家坊。
過去這里是典型的窩棚區,不到一里的坊市,住了幾千人。
棚子搭棚子,人擠人。
原本只能住二三十個人的宅院,進行各種隔斷改造后,硬生生擠了上百個人住在里面。
居住條件有多差,可想而知。
每天為了打水,上茅房,洗衣服做飯這些雞零狗碎的事情,天天發生爭吵。
繡衣衛都不樂意來這邊巡視。
環境差,氣味難聞,人口流動大,難以管束。
也就意味著治安差。
經常發生偷盜事件。
多年前,四海房產就打算拆遷改造百家坊。
因為價格沒談攏,產權混亂,各種扯皮,拖延了將近十年,直到四海耐心耗盡,決定放棄,百家坊的房主們才松口,接受了四海的拆遷條件。
去年秋天,百家坊開始了拆遷改造。
幾千人責令在半個月內搬走,為這事,還發生了械斗。鬧到京城府尹衙門,打了一場官司。
半個月期限一到,四海房產開始進行強拆。
又是一次械斗。
總而言之,百家坊從計劃拆遷,到正式拆遷就沒太平過。
房主們沒鬧事了,租客們反而鬧起來。
若非四海足夠強硬,肯定會被這幫貪心不足的租客咬下一塊肉。
磕磕碰碰,直到今年,全新的百家坊建了起來。
這里變成了文房四寶,圖書檔案一條街。
同文青書局有合作的商家,很多都在百家坊租了鋪面,就近做生意。
在百家坊最里面,有個偌大的宅院。
仿造蘭臺寺,這里成為四海和寰宇和資料庫,檔案室。
在四海內部,這里被稱之為“內書房”。
顧名思義,四海寰宇的內部書房。
檔案室公房內,幾十個書辦,正在埋頭登記每個購買寰宇運輸股份的股民信息。
姓名,籍貫,出生年月,家庭成員,大致模樣,居住何處,購買幾股等等信息,全都被登記在信息表上,一式五份。
旁邊,還有能工巧匠,將股民信息刻在竹片上。
以防發生意外,比如發生走水,還有挽救的機會。
這些書辦,大部分都是從山河書院聘請。
雕刻的工匠,則是從百工學院聘請。
他們日以繼夜,已經在檔案室公房工作了數個日夜。
若是他們愿意,可以一直留在內書房,成為這里的正式員工,拿著豐厚的薪水,享受各種福利津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