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誰還在乎節操,都在往錢看。”
“但是不可否認生活秀的文章還是很有料。”
“生活秀就是墮落。若是換做《山河書院報》發表類似的文章,用詞一定更加大膽辛辣。絕不會溜須拍馬,甚至還要將戶部拉下來,狠狠踩上兩腳。”
“大膽辛辣是好事,就怕報業司封刊。”
“《山河書院報》這些年,一直堅持不公開發行,就是因為上面的文章太過辛辣犀利。萬萬不能流到市面上。”
“哎!可惜了《山河書院報》,竟然讓《大周生活秀》這種嘩眾取寵的小人當道。世道不公,人心不古啊!”
“話不能這樣說。比起《國子監報》,生活秀還算是有節操的。文章里面對戶部的正面評價,也算公道。戶部沒有加賦稅,沒有加徭役,這是不爭的事實,不能否認。這些年,大家日子比起以前好過,蓋因為賦稅徭役一直沒有增加。”
“那是因為全民皆商,此乃滅國之道。”
“胡說八道。若非這些年商稅增加,足以支撐同北榮西涼的戰爭,就憑打一場仗所需要的錢糧,天下三成小民將破產。小民破產,無路可走,要么為奴為婢,要么落草為寇。按照歷朝歷代的經驗教訓,此時天下早已經烽煙四起。這才是真正取禍之道。兄臺對商人一道,未免過于偏見。”
“圣人言……”
“少拿圣人說話。只要能讓小民安居樂業,不管什么道,都是正確的道,我將一力擁護。”
“你們竟然敢污蔑反對圣人言,簡直大逆不道。”
“扣帽子,玩文字獄,誰怕誰。有種在生活秀上刊登文章,看看百姓到底是支持兄臺的觀點,還是支持在下的觀點。你敢嗎”
都是讀書人,玩筆桿子不帶怕的。
兩邊人馬約戰,找上文青書局,要求刊登他們的文章打一場意識形態戰爭。
三順一聽,眼冒金光。
好事啊!
辦報紙不怕事大,就怕沒事。
好啊,好啊!
三順身為管事,當即拍板,給雙方人馬騰版面。
每期,各發表一篇文章。隨便怎么扯,有料就行。
等拍板了,三順才想起通知崔七。
崔七也是個不嫌事大的主,“我們還可以到書院請個人,就雙方的觀點進行分析駁斥。”
“崔老板認為請誰合適”
“最合適的人莫過于三元公和孫狀元。不過這二位老先生,未必肯摻和這種事情,只能另外找人。”
三順嘿嘿一笑,“能否請‘佚名’大神出面”
三順并不知道佚名的真正身份,但不能阻擋他對佚名的崇拜。
在三順心里,佚名就是神仙人物,大神。
就連朝堂官員,都對佚名大神推崇備至,想要挖出佚名的身份,請他到朝堂為官。
還有很多人猜測,佚名就是三元公楊元慶。
但是佚名的遣詞用句,不似三元公的文風,甚至有很大的差別,佚名是三元公的猜測不攻自破。
崔七神情古怪地看著三順。
三順摸摸臉,“小的說錯了嗎還是佚名大神如今不在京城”
崔七搖頭,笑了笑說道:“這種事情,佚名和那兩位老先生一樣,不會參與。”
三順好奇問道:“崔老板能不能告訴小的,佚名大神到底是誰。”
崔七神秘一笑,“你不會想知道。”
“為什么這么說”
“既然取名佚名,就是永久佚名。記住不要打聽。”
這么神秘
莫非是朝中哪位大佬人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