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氣爽。
正是一年豐收的季節。
北榮西涼再次揮兵南下劫掠。
邊軍壓力倍增。
漫長的邊境線,兵力被分散。
北榮西涼各個擊破,一時間戰局對大周極為不利。
前線氣氛緊張。
京城歌舞升平。
人力車夫,從最初的一百人,短短時間已經擴大到一千五百人。
其他私人車行,也紛紛進入人力車市場。
購買兩輪車,招募車夫,同樣身穿紅馬甲,只是馬甲背面的名字不一樣。公然同惠民車行搶生意。
為了搶生意,甚至不惜玩價格戰。
本來就是靠力氣吃飯,再玩價格戰,哪里還有錢賺。
馬小六以寰宇運輸的名義,召集京城各大車行東家開會,制定行業規章制度。
都是一個行業的人,應該團結起來,而不是打價格戰擾亂市場。搞到最后大家都掙不到錢。
當然有人不服。
馬小六的態度很明確,不服也得憋著。
凡是不遵守行業規則的車行,寰宇運輸將取消訂單,拒絕合作。
這就是控制了上游供應鏈的優勢。
寰宇運輸,一家獨大,連個競爭對手都沒有。
無論是四輪馬車還是兩輪人力車,都得從寰宇運輸購買。
當然也有人試圖仿造。
奈何突破不了技術壁壘,仿造失敗。只能眼睜睜看著寰宇運輸大把的賺錢。
人力車,制定了行業規則后,整個市場有序的發展。
京城小民,凡是手頭有點錢的,出門的時候都習慣叫一輛人力車。
就連朝廷官員,尤其是那些六七八九品的小官員,還有各種衙門小吏,養馬車太貴,干脆包一輛人力車,每日早晚接送。
周世安就包了一輛人力車,每天二十文,定點定時接送。
車夫為了讓人力車看起來干凈上檔次,還特意買了一塊羊毛墊子墊在座位上。
夏天天氣熱,就往上面放一塊竹席。
冬天天冷,直接將竹席撤掉。
周世安坐在人力車上,手里拿著報攤買的報紙。
他固定買兩份報紙。
一份是《大周生活秀》,一份是《國子監報》。
路上的時間正好用來看報。
其實他最想買的報紙是《山河書院報》。
奈何《山河書院報》多年來一直堅持不對外公開發行,搞得他想要看《山河書院報》還得托人找關系。
他先是迅速瀏覽完《大周生活秀》。
明年有是科舉年,天下舉子齊聚京城。新民縣租房市場火爆,連帶著文青書局的生意也漲了三四成。
最近各種和科舉相關的書籍,賣得極好。
書籍銷售排行榜,排在前五位的全都是科舉類書目。
周世安大搖其頭。
“文青書局賺趕考學子的錢,又得大賺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