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不是因為御史彈劾就妥協的人。”
“閉嘴!”
非要拆穿真相,有意思嗎
就不能讓大家多享受一會勝利的喜悅
到底站那邊
要當皇帝皇后的走狗,就趕緊滾。
“大家別吵了,別吵了。有看今天的報紙嗎”
“還沒來得及。今天報紙上寫了什么”
“西北的出路,《山河書院報》首席評論員評論文章。”
“西北能有什么出路”
“看了就知道。”
“過幾日,就是大朝會,說不定陛下會問起西北一事,大家都要做好準備啊。”
“這才春耕,戶部上下忙得腳不沾地。我看寰宇鋼鐵那邊,也沒熄過爐火。還有少府,神神秘秘的,不知道在忙些什么。”
“你提這些做什么”
“大家不覺著奇怪嗎春耕,又不是夏收秋收,戶部有什么可忙的。”
“誰在戶部有關系,打聽打聽。”
數日后,大朝會,果不其然討論西北問題。
如何經略西北
在大朝會上,進行了一場大討論。
眾臣將矛頭直指西北軍,以及魯侯。
“西北雖大,卻也不需要兩個統兵衙門。有了西北大都督府,微臣以為是該著手裁撤西北軍。”
“戰事已停,朝廷卻依舊養著那么多兵,那么多將。這是在糟蹋錢糧啊!”
“請陛下下旨,裁撤西北軍。”</p>
<strong></strong>
“朕在問你們如何經略西北,不是問你們如何搞內斗。”
“陛下此言差矣。西北軍乃是西北最大的毒瘤,此毒瘤不除,西北何以安寧,何以經略。朝廷輸送到西北的每一文錢,其中一半都會落入西北軍的口袋。養肥了西北軍,窮了朝廷,大周江山不穩啊!”
“休要危言聳聽!”
“魯侯給了陛下什么好處,讓陛下處處維護他,維護西北軍”
“沒有憑據,肆意污蔑朕,該當何罪”
“陛下即便殺了臣,臣也要說。”
劉詔滿腔怒火,大朝會每次都開成撕逼大戰,夠了!
他拂袖而去。
林書平拉著嗓子,一聲唱喝,“退朝!”
急忙追上劉詔,離開了金鑾殿。
朝臣面面相覷,大為不滿。
“陛下太過任性。”
“每次大朝會,還沒討論出一個結果就拂袖而去,強行退朝。”
“只能指望小朝會。”
“走走走,去找陸大人。他乃百官之首,理應勸解陛下,做出正確的決定。”
中書令陸大人見機不妙,早早溜了。
留下任丘,應付那幫朝臣。
任丘就是個嘴炮,天南海北,天文地理,民風民情,貴族平民,四書五經,佛經道經,統統能聊。
還能將人聊得暈頭轉向。
他一開口,就跟個神棍似的,“本官昨兒夜觀天象,心有所悟,諸位臣工請聽我一一道來。”
偏偏朝臣們就吃他這一套。
子不語怪力亂神,卻不妨礙大家聽得津津有味。
畢竟任丘的實力,是經過實踐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