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玖點頭,指了指頭,又指了指心口,“他為人灑脫率性,少府家令一職,是真不適合他。當年我也是趕鴨子上架,逼著他頂上去。他的確頂住了,這些年少府在他的打理下從來都是沖在最前面。如今大局已定,他心頭那口氣一泄,就再也頂不住。”
“讓他再頂一個月,頂不住也要頂。一個月的時間,能不能找到接任的人”
劉詔問顧玖。
顧玖白了他一眼,“這事本該由你操心。”
劉詔耍賴,“能者多勞。少府交給別人,我不放心。你挑選的人,我百分百放心。”
顧玖說道:“宗室內部我不熟,你讓我找人接任黃去病,一時半會我也是無從下手。”
“看來這宗室學堂得早日開起來,多培養幾個人才出來才行。”劉詔感慨一句。
宗室有私塾,給孩子們啟蒙。
只是宮里頭不重視,加上讀書要花錢,時日一久,啟蒙能認得幾個字算得了賬,很多宗室家庭就不再送孩子去讀書。
因為以前的規矩,宗室成員不能科舉,以至于宗室對讀書沒有興趣。
為什么讀書
當然是因為讀書可以改變命運,可以科舉做官。所以才有那么多人,前赴后繼,一代接一代,讀到死考到死。
當讀書無法科舉,不能改變命運的時候,宗室對讀書的態度自然就變成了得過且過,略微認識幾個字就成。
加上讀書要花錢,使得一部分貧困宗室,更是抗拒讀書。
以至于,宗室里面不識字的文盲,那是成片成片。</p>
<strong></strong>
也就是有錢的宗室,會花錢請先生教導家中子弟。
有錢人畢竟是少數。
能讀書,還要讀出個名堂的宗室,更是鳳毛麟角。
以至于劉詔如今想在宗室內部,矮個子里面拔高個,都是困難重重。
顧玖提醒他,“光是建立學堂,免費讀書還不夠。你得對宗室開放科舉,大家才有動力讀書。否則寒窗苦讀十幾載,卻不能科舉出仕,你說誰樂意花那個時間讀書還有,你得放開宗室從軍的口子,多給他們一條謀生的路。照著老祖宗的做法,將宗室圈養,的確沒幾個宗室敢造反,但同時也將宗室養成一群不事生產的廢物。這樣一群拖后腿的宗室,對大周可沒好處。”
劉詔點點頭,“皇祖父同父皇對待宗室,還是太過謹慎小心。父皇雖然放開了宗室從軍的口子,卻又設定了各種限制。以至于這么多年,宗室從軍的那些人,竟然沒有一個能脫穎而出。”
“就該一視同仁,而不是區別對待。先帝的做法,說不好聽,就是歧視宗室。”
顧玖不光嘴上吐槽,心頭還嘀咕了幾句。
成宗文德帝也不想想,他要是沒能登基稱帝,也就一宗室,同樣會被歧視,會被各種祖宗家法束縛,一輩子郁郁不得志。
大周的宗室不好當。
唯有大周的公主郡主們,活得最瀟灑。
可以說,她們是這個時代,活得最瀟灑的一群女人。
祖宗家法,對公主郡主總是格外包容。
劉詔笑了笑,“你這話讓父皇聽見,他的棺材板快蓋不住了。”
顧玖卻說道:“先帝如果在天有靈,也會贊同我的說法。偌大宗室,幾萬人,要找一個人擔任少府家令都找不出來,不可悲嗎”
劉詔握住她的手,“那就從我們這一代開始改變。對宗室開放科舉,以及放開從軍的標準,宗室內部肯定贊成。唯獨需要擔心的是朝臣,可能反對聲音很大。”
一代代文臣武將,各種內斗,各種撕逼,歸根結底其實就是為了限制皇權,限制宗室,壯大文官權柄,壯大武將的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