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園會,閨秀們都很積極。
比閨秀們更積極的是山河書院,國子監的學子。
奈何只有一百個名額。
為了爭搶這一百個名額,學子們差點打起來。
幸虧書院早有準備,以學習成績論,科科優秀者優先。
如此一來,大家都服氣。
有錢學子能得到機會,平民學子同樣有機會。
這是最公平的辦法。
國子監那邊就復雜多了。
國子監的學生,在過去絕大部分都是官宦子弟,少量勛貴武將子弟。
反正就是有錢有勢,家里都有背景。
直到國子監搬遷到新校址,擴大招生,免費讀書,學生的構成才變得多樣化。
陸陸續續的有平民學子,以及富家公子考入國子監,讓國子監多了些同過去不一樣的色彩。
不過,在國子監,依舊以官宦子弟為主,他們有著絕對的優先權。
平民子弟在國子監的生活,顯然比山河書院更為艱難。
然而沒有人退學重新選擇山河書院。
國子監,是結識人脈,認識官宦子弟的最佳場所。
讀書人,誰心頭沒點想法。
若能得一二官宦子弟認可,進而得到官宦子弟背后的家族認可,人生少奮斗十年,甚至二十年,絕非玩笑話。
所以,明知道國子監求學很艱難,依舊有很多人削尖了腦袋往國子監鉆。
一百個名額落到國子監,官宦子弟理所當然視為囊中物。
本身家就在京城的官宦子弟,可以通過家里關系進入游園會,不稀罕國子監的名額。
自外地到國子監讀書的官宦子弟,就很需要這個名額,去認識京城的閨秀。
若是能覓得良媛,娶京城閨秀為妻,這可是一樁美事。
只是人那么多,需要這個名額的人可不止一百人,該怎么分配
官宦子弟們還沒想出分配辦法,出身普通家庭,脾氣比較暴躁的學子就率先鬧起來。
都是國子監的學子,一百個名額,憑什么都給官宦子弟。
誰規定的
現在的國子監不是以前的國子監,不再是官宦子弟的一言堂。
很多平民學子看熱鬧不嫌事大,或者就是單純的認為這話說得對,應該支持。
于是紛紛站出來一起反對官宦子弟內部私下分配名額。
大家應該公平競爭。
就該按照山河書院的辦法,以學習成績從高到低分配。
眾多官宦子弟:呵呵!
想從他們手中搶走名額,做夢!
雙方僵持不下,爆發沖突,打了起來。
消息傳到山河書院。
山河書院的學子幸災樂禍,看熱鬧不嫌事大,紛紛組團前往國子監看熱鬧。
一時間,新民車站擠滿了山河書院的學子。
身為站長的牛老大,當即做出決定,“加開十趟雙軌馬車,全改成普通車廂,送他們去看熱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