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了魯侯的裴家,元氣大傷,今不如昔。
若是這一代沒有出色的兒郎出仕,頂立門戶,過個二三十年,裴家就得敗落。
后代人再想爬起來,將比這一代人多付出十倍的努力。
這一代裴家人,還可以躺在祖宗的功勞簿上,少奮斗一二十年。
等到下一代,下下代,可沒這樣的好事。
祖宗功勞簿,不是金山銀山,吃不了幾代人。
就算是金山銀山,也有吃完的一天。
孫狀元掙扎猶豫。
他的選擇,將決定家族的前程未來,幾萬人的生死存亡。
“當年老夫被點為狀元,理所當然該出仕為官。”
孫狀元憶往昔。
顧玖洗耳恭聽,她對陳年舊事挺有興趣。
誰讓這年頭消遣之物太少。
聽聽老皇歷,怪有意思,還能打發時間。
“一開始老夫就被破格提拔為侍讀學士,每日進出宮門,在皇帝跟前侍奉,可謂春風得意,前途無量。”</p>
<strong></strong>
憶起往昔,孫狀元是滿腔的遺憾和憤懣。
這么多年過去,已經是一大把年紀的糟老頭子,依舊是意難平。
“卻不料,大房的姑娘被指給仁宣太子,做了太子妃。我這個侍讀學士,一下子就顯得格外扎眼,成了宮里的眼中釘肉中刺。期間,發生好幾起事故,惹得皇上震怒。老夫心知肚明,宮里有人在給老夫小鞋穿,無非就是怕老夫在皇帝跟前替東宮太子說好話。老夫已經決定辭去侍讀學士,回翰林院老實讀書。不料,還是中了奸計,被陛下打發到蘭臺寺。”
顧玖挑眉,這一段過往,她倒是不清楚。
孫狀元苦笑一聲,“沒錯,老夫同周世安一樣,都在蘭臺寺當過差。不過老夫只在蘭臺寺干了一個月,便辭官回家,從此不進官場。”
“因為大房要求你離開朝堂”
“老夫是狀元啊,而且姓孫,多打眼的人物。大房倒是沒有明著逼迫老夫辭官,只是話里話外的意思,無非就是讓老夫安分守己,別給東宮惹事,一個狀元在孫家不算什么。那時候老夫也是年輕氣盛,一怒之下上本辭官,住進山中別院清修。”
“你辭官,大房就沒挽留好歹你也是狀元,好好運作一番,總能有所作為。”
孫狀元笑了起來,“狀元別家稀罕,孫家不稀罕。正好那一年又是大比年,大房的兒子,我那堂兄終于下場,被點為探花。有了探花郎,我這個觸怒了皇帝的狀元郎自然得靠邊站。”
“可惜了!”
孫家不稀罕狀元郎,顧玖稀罕。
能考上狀元,那都是頂頂聰明的人。
人才難得,孫家竟然將狀元郎閑置在山中別院,這一閑置就是幾十年。
真是暴殄天物。
“本宮很慶幸沒有錯過孫先生。”